|
中药疗效最佳时段探讨 |
|
阳、月亮的引力由大到小。此时血气逐渐流利,卫气畅行由弱到强,为补养用药最佳时段,而不宜用泻法。 2.2 月满无补:每月的十五、十六日,月正圆,血气充实,这时就不必用补法了。而在之后的下弦月之时,对于邪热过盛、气滞血郁者,应抓紧有利时机,利用最佳疗效时段,用活血化瘀之法来治疗,而不宜用补养之法。 2.3 月廓空无治:每月的初初一、初二和廿九、三十这4天,月黑无光,气血受潮汐影响最大,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这时,如果治疗不当,就会造成阴阳相错、病变深入、正气更虚的现象。 2.4 在妇科病方面,月经来前应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因气滞血瘀造成的经脉不调;当月经过后,用补气养血法,治疗气血虚弱造成的经水偏少、经期后移、宫血不足而不孕诸证。
3 每日之中最佳用药疗效时段 根据昼夜气温、气压、温度的变化及潮汐对人体的影响,药物对不同疾病或病在人体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效力有差异,故一日之内对病邪所在部位和不同治疗方剂有不同的最佳疗效时段。 3.1 伤寒论中六经欲解时的意义 3.1.1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时到未上(注:上,以上。下同),在9~13点之间,阳气最盛。而人体的阴阳转化、邪正相争,受自然客观影响,此时抗病能力最强。对于初犯人体的外邪,以药力借助人体的抗病能力可一汗而解。因此,应用解表药麻黄汤证类的最佳疗效时段为9~13点之间。 3.1.2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在15~19点之间。阳气渐衰,阴气渐生。一身的主气由表入里,进入气分和肠胃之中。所以无论是气分实热的白虎证或肠胃积滞的承气证,此时用药可以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3.1.3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在3~7点之间阴气渐退,阳气逐升。人体的抗病能力由弱至强,人体的主气在半表半里之间。因此,寒热往来,胸中满闷,欲呕无吐,邪在阴阳之间的小柴胡证,在此时用药是最佳的疗效时段。 3.1.4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在21~1点之间为阴最盛,是人体虚寒证转机的最佳时刻。因此治疗肠胃虚寒,消化不良等四逆类证,在这段时间里效果最佳。 3.1.5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在23~3点之间。阴气由强变弱,阳气始生。对于治疗抗病能力极弱的少阴阶段病,人体正气可借助药力以补充。所以各种补益方法,在此时应用疗效最好。 3.1.6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在1~5点之间,是以正胜邪的最关键时刻。此时一阳复升,阴气始退,对于疼痛难忍的胆道蛔虫病和各种阴阳决离、生死相关之病,可抓住时机起死回生。治疗手足逆冷的厥证和气乱而不知入的危证(如心肌梗死)和疼痛难忍证(如胆道蛔虫)等,此时为最佳疗效阶段。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刍议中医输液 下一个医学论文: 黄芩个性特征及配伍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