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小切口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
|
复快,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出血少,软组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切口外形美观。通过对比了9 cm与16 cm切口THA两组的临床资料,前组出血量平均为350 mL,后组出血量平均507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1.3 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 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有效的牵引、解剖参数的精确测量、假体的准确选取、解剖入路的熟练掌握及特殊器械的应用,可使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中无需过多牵引周围软组织。本组患者手术均在术前设计的切口下顺利进行。无一例发生全身或局部并发症,术后1周即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4~6周可正常行走,说明改良小切口THA是安全可行的。手术野的有效缩小、组织剥离损伤的有效减少,是减少出血、减轻术后疼痛和术后关节恢复迅速的主要原因。而常规THA组术后体位变动时出现1 例髋关节脱位,经切开复位并牵引2周后才开始功能锻炼,影响早期功能恢复。
5.1.4 对外展和内外旋肌张力的影响 常规THA组为增加术中显露以便操作,常选择性地切断部分髋周肌,致术后外展及内外旋肌肌力下降,影响术后功能。小切口THA组于臀中肌附着点处切断部分前部肌纤维,术后予以缝合,对术后肌力无影响。本组结果显示,改良小切口THA术后股四头肌肌力、下地行走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THA组。
5.2 注意事项 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作髋关节置换,对技术要求较高。小切口与生俱来的手术野小的限制,要求手术者有良好的技术和合适的器械,不能执意应用小切口而牺牲或忽视治疗效果。由于改良小切口技术和暴露范围小,并不适合有髋关节畸形、僵硬、旋转明显受限或过度肥胖的患者(体重指数低于22为首选),若一味追求小切口,只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创伤和失血量。因此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
总之,在术前准备充分,解剖入路熟悉的前提下,采用改良小切口进行THA确实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及瘢痕小外形美观等优点,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Berger RA,Jacobs JJ,Meneghini RM,et al.Rapid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hip arthroplasty[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4,(429):239247.
[2]Berry DJ,Berger RA,Callaghan JJ,et al.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hip arthroplasty:development,early results,and a critical analysis[J].J Bone Joint Surg(Am),2003,85(11):2 2352 246.
[3]张先龙,何耀华,王琦,等.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初步报告[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24(2):118124.
[4]陈文浩,王君鳌,葛洪庆,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小切口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1):1 2931 294.
[5]李子荣,史振才,郭万首,等.后外侧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5):263267.
[6]赵风朝,马超,熊传芝,等.外侧微创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J].实用骨科杂志,2006,12(5):399401.
[7]沈彬,裴福兴,杨静,等.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26730.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上一个医学论文: 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关节镜下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