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锁骨钩板固定韧带修复治疗陈旧肩锁关节脱位 |
|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4 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重建喙锁韧带的治疗,全部病例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按照Karlsson标准进行评价,优良19 例,满意3 例,差2 例,除1 例迟发感染和1 例再脱位外均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应用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关键词】 锁骨钢板;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约占全身所有关节脱位的12%~16%[1],常伴有肩锁、喙锁韧带断裂与关节软骨损伤。临床上由于对各种原因的新鲜损伤处置不当(漏诊、治疗失败等)造成超过3周的陈旧性脱位并不少见,尽管治疗方法众多,但大多数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用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24 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 例,男16 例,女8 例;年龄19~61 岁,平均42 岁。左侧11 例,右侧13 例。骑自行车摔伤9 例,交通伤12 例,其他伤3 例。伤后未及时就医2 例,漏诊3 例,保守治疗超过3周11 例,手术治疗失败8 例。所选病人为Tossy Ⅱ型6 例,Ⅲ型18 例。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肩关节外展上举无力,锁骨外侧端畸形高突,但无明显的钢琴征现象,X线示肩锁关节间隙明显增宽。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臂丛加局麻下进行,取仰卧位,患侧肩部垫高30°左右,头转向对侧,肩部沿锁骨外1/3到肩锁关节长弧形切口,依次切开暴露脱位的肩锁关节。清除妨碍复位的纤维瘢痕组织及部分碎裂骨片,向前剥离显露喙肩韧带止点,自止点前缘部分截除韧带连带0.5 cm×0.5 cm×1 cm骨块,用10号丝线“8”字缝扎后备用。肩峰下置入锁骨钩下压锁骨远端复位,满意后钢板固定。在喙锁韧带止点处测量喙肩韧带的适宜长度,定点后凿1个与备用骨块相匹配骨窗。骨窗对侧骨质斜形钻入2骨孔后穿出丝线,调整韧带张力,骨块置入骨窗后丝线结扎固定。术后上肢悬吊带固定3~4周,2周拆线后逐步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1.3 评价方法 按Karlsson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2],将治疗结果分为,优良:无痛,上肢肌力正常,肩关节活动自如,X线检查示肩锁关节间隙小于等于4 mm;满意:肩部无痛或微痛,上肢肌力大于等于4级,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线检查肩锁关节间隙小于等于7 mm;差:肩痛或夜间痛,肌力小于等于3级,肩关节活动受限,X线检查肩锁关节间隙大于等于8 mm。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完全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Karlsson标准,优良19 例,满意3 例(1 例出现肩峰下疼痛,活动时加剧,但钩板去除后症状消失),差2 例(其中1 例因二次手术出现迟发性感染,结予取出内固定抗炎对症处理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1 例因术前在外院行肩锁关节钢丝捆扎术,完全破坏了肩锁韧带和部分喙肩韧带止点,而致二次手术时喙肩韧带过短过细,造成半年取出钩板后脱位复发,给予锁骨外侧端切除后功能恢复尚可)。其他病例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周完全恢复工作生活能力,X线复查示肩锁关节间隙均小于等于7 mm。
&nbs[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预防先髋术后股骨头坏死 下一个医学论文: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