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
|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52 例。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单,能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
自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我院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52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 例,男41 例,女11 例;年龄20~52 岁,平均38.5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8 例,坠落伤10 例,他人打伤4 例。其中粉碎性骨折47 例,横形及斜形骨折5 例。无开放性及神经血管损伤。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选用臂丛加颈丛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肩垫高。沿锁骨方向作长约6~8 cm切口,逐层切开至锁骨断端。清除断端瘀血及凝血块。尽量保留骨块上的骨膜和软组织,先以螺钉将大的骨块固定于骨折远近端。小的骨块以钢丝或10可吸收缝线临时固定。复位后,将重建钢板仔细塑形与锁骨服帖,放于锁骨上方或前方固定,骨折远近段至少3枚螺钉固定。去除临时固定的钢丝或可吸收缝线。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5 min。
1.3 术后处理 术后前臂吊带固定1~2周,术后次日行手腕功能锻炼,2~3周后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2 结 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无骨不愈合、畸形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无肩关节功能障碍、疼痛等并发症。
3 讨 论
3.1 传统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不足 因锁骨的特殊解剖特点,以手法复位“8”字锁骨绷带或石膏外固定,复位困难,易导致畸形愈合,局部隆起,患肩外展上举受限。且部分患者难以忍受较长时间的外固定。以往锁骨骨折多采用克氏针、钢丝固定。因克氏针不能控制旋转,易松动、滑脱,骨折块分离,导致畸形愈合或骨不连。且克氏针针尾常常刺激皮肤产生疼痛,影响睡眠。部分退钉刺破皮肤造成钉道感染。对于粉碎性骨折,固定不牢靠,钢丝捆扎影响骨折端血运,不能早期功能锻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有较多报道应用钛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价格昂贵是其缺点之一,另外还需广泛剥离,至少骨折端的一侧须两齿固定,这就限制了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多数情况环抱器无法与骨面完全服帖,其实达不到牢固固定的效果。且有些病例骨痂过度生长包绕环抱器致使取出困难[1]。
3.2 重建钢板内固定的优点 a)重建钢板除具备一般钢板能在其长的XY轴上扭转和RS轴上的弯曲外,还可以在短的PQ轴上弯曲[2]。这样,术中可以将其任意折弯、塑形,使其与锁骨服帖;b)固定牢固,使骨折更易达到解剖复位,防止骨折旋转、分离,利于骨折愈合。避免了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等的发生;c)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了肩关节制动导致的废用性肌肉萎缩、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d)相对锁骨解剖钢板、钛合金记忆环抱器,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应用。
3.3 注[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微型钢板治疗Mason 型桡骨小头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腿筋膜蒂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