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骨骨折的治疗体会及疗效分析 |
|
【摘要】 目的 探讨距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1年7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的各型距骨骨折15 例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总结。2 例行小腿石膏固定10~12周,13 例手术治疗,8 例采用空心钉固定,3 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2 例采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2~60个月的随访(平均27个月),术后4 例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4 例出现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 例行关节融合术。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7 例,良3 例,可3 例,差2 例,优良率66.6%。结论 移位的距骨骨折通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正确的手术入路,尽量保护血运及提高复位质量,术后力争早期行踝关节功能练习。
【关键词】 距骨 骨折 手术治疗
随着交通事故和建筑伤的日渐增多,距骨骨折临床逐渐增多,由于距骨关节面多,形状不规则及血供脆弱等原因,使距骨骨折的临床处理困难,处理不当易引起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导致功能恢复不佳。现对我科2001年7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的各型距骨骨折15 例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 例,男10 例,女5 例;年龄17~55 岁,平均38 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 例,交通事故伤6 例,均为闭合骨折。距骨体骨折6 例,距骨颈骨折9 例,3 例合并内外踝骨折,1 例合并Pilon骨折,按Hawkins分型[2],Ⅰ型2 例,Ⅱ型3 例,Ⅲ型7 例,Ⅳ型3 例。
1.2 治疗方法 Ⅰ型无移位骨折2 例,踝部石膏固定10~12周后,去除石膏行功能练习,对Ⅱ、Ⅲ、Ⅳ型骨折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 例用空心螺钉固定,3 例行可吸收螺钉固定,2 例行克氏针固定。手术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急诊手术,1 例受伤至入院12 h手术,肿胀未达到高峰期,无水疱形成,其余均在8 h内手术。距骨骨折13 例手术患者:6 例行踝关节前内侧入路,切口起自舟骨结节,近端止于内踝。5 例行内踝截骨入路,截骨前应确定好截骨块的大小,便于固定,截骨后将内踝连同关节囊、韧带向远端翻转,术毕再复位内踝,以螺钉或克氏针固定。2 例行内外侧联合入路,外侧入路经外踝前方和趾总伸肌腱外侧纵形切开,可更好地显露骨折全貌,但不作为常规应用。复位骨折可用巾钳,C型臂X线机透视下满意复位,顺空心钉导针方向拧入直径为3.5 mm或4.5 mm的钛钉固定。
1.3 评分标准 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ile society,AOFAS)评分[2],满意为100分,其中患足力线占10分,患足的疼痛程度及频次占40分,日常生活中患足十项功能的保留程度占50分,结果按照优(90分以上),良(80~90分),可(70~79分),差(70分以下)分组。
2 结 果
本组共15 例,随访12~60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4 例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4 例出现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 例行胫距跟或胫跟关节融合术。踝关节功能采用AOFAS评分,优7 例,良3 例,可3 例,差2 例,优良率为66.6%。
3 讨 论
3.1 距骨的解剖形态及血供 距骨的表面有60%是关节软骨面,有7个关节面与周围邻骨形成关节,具有重[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局部应用GDNF对运动神经的保护作用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