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镜清理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 |
|
【摘要】 目的 探讨膝内翻骨关节炎的诊治措施。方法 19 例(20膝)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同时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先行关节镜清理术,同时探查关节内情况,确保外侧间室关节软骨无明显退变,然后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行康复锻炼。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16~52个月,平均34个月。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0周获得骨性愈合,术后股胫角171°~175°,平均172.5°。LyshomlⅡ膝关节评分评定:术前19个膝评分40~56分,平均52分,术后评分82~98分,平均95分。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可以改善关节内紊乱,胫骨高位截骨术可以矫正异常的负重力线,二者结合用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疗效肯定,较单一胫骨高位截骨术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膝内翻;骨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下清理术
关节镜下清理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均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常用的治疗方法,胫骨高位截骨术主要是纠正膝关节对线不良,而关节镜下清理术可改善关节内紊乱,二者结合应用则可取长补短,提高疗效。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2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19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 例20膝,男4 例,女15 例;右膝11 例,左膝9 例。年龄51~66 岁,平均54.6 岁。病史最短1年,最长8年,均为骨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经关节镜探查外侧关节间隙关节软骨完好。术前均摄患膝负重前后位X线片,测量解剖轴股胫角为181°~195°,平均185.6°。固定材料均为异形解剖钢板。
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关节镜检查:采用前内、外侧入路,依次行关节内检查,明确关节外侧间室关节面完好。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清除增生的滑膜、游离体及软骨碎片。取前外侧倒L形切口,切除腓骨小头关节面,分离上胫腓关节,骨膜下剥离显露胫骨近端及胫骨髁后外侧和前内侧。用注射针头确定胫骨平台关节面。先在胫骨平台关节面下2 cm处行水平截骨,然后根据术前测得的股胫角减去170°,按1 mm矫正10°的标准截除楔形骨块,在截骨至对侧骨质时要用钻连续打孔,伸直膝关节并外翻小腿,使截骨面对合,远端向前方抬高1 cm,然后用异形钢板内固定。术后不用外固定,术后第2天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1周后行床上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2周后扶拐不负重行走,6周后逐渐负重。
2 结 果
本组18 例19膝获得随防,随访时间16~52个月,平均34个月。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0周获得骨性愈合。其中1 例截骨术中出现胫骨平台骨折,延迟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无切口感染及腓总神经损伤者。术后股胫角171°~175°,平均172.5°。采用LyshomlⅡ膝关节评分法[1]评定,术前19个膝评分40~56分,平均52分;术后评分82~98分,平均95分。
3 讨 论
3.1 适应证的选择 自Jakson[2]首次报道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以来,广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该手术是有效的。为确保手术疗效,手术指征的选择极为重要。InsaII等[3]认为:患者手术前内翻畸形的角度不应大于10°,并且膝关节韧带要有良好的稳定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症状主要是由于内侧间室的骨关节炎引起的,而外侧间室基本正常,膝关节活动度应至少大于90°。然而膝骨关节炎的疼痛因素极为复杂,虽伴有内翻畸形,临床上也很难确定疼痛症状是内侧还是外侧间室引起的,或为二间室共同引起。再者X线片上尽管显示外侧间室基本正常,而实质上外侧间室[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撕裂型跟腱断裂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腿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