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随访 |
|
ity improvement were all better than preoperative condition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aration.(P<0.01)Conclusion The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patients who received PKP have higher QOL.
Key words:PKP;osteoporosis;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quality of life
自1984年法国Galibert[1]首次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颈椎椎体血管瘤,1990年将其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以来,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到1994年,美国学者Reiley等在PVP的基础上,设计了通过球囊扩张纠正后凸畸形的技术,称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于1998年通过FDA批准应用于临床[2]。由于止痛效果明显,近年来,PKP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我科自2003~2007年应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3~2007年在我院骨科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共87 例,其中男31 例,女56 例;年龄50~87 岁,平均71.9 岁。累及骨折椎体T4 1个,T5 3个,T6 4个,T7 9个,T8 5个,T9 12个,T10 18个,T11 22个,T12 36个,L1 47个,L2 30个,L3 23个,L4 22个,L5 18个,共250个椎体,平均骨水泥灌注量5.07 mL。单椎体骨折22 例(25.3%),双椎体骨折32 例(36.8%),多椎体骨折(3个或3个以上椎体)33 例(37.9%)。87 例患者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片和CT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有神经压迫。术前有怀疑肿瘤者行骨扫描检查以排除肿瘤。术后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和/或CT检查。术前SF~36[3,4]评分[包括躯体健康状况(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精神健康(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PCS评分38~80分,平均53.4分;MCS评分28~58分,平均42.7分。术前疼痛目测分级[5]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5~10分,平均为7.67分。术前镇痛药物使用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6]:镇痛药物使用评分0~4分,平均1.72分;活动能力评分1~4分,平均2.66分。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单椎体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多椎体采用全麻。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一侧椎弓根入点。中胸椎经椎弓根外侧入路,胸腰段以下均经椎弓根入路。以进针点为中心在皮肤上切3 mm小口,在透视下将可膨胀球囊置入塌陷的椎体,通过球囊的扩张抬升终板,恢复椎体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在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采用11~13G骨穿针穿刺进入椎体,注入造影剂欧米派克5 mL,C臂机确定穿刺针位置满意后即可注入合适黏度的骨水泥,充填固定并强化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骶骨脊索瘤靶血管栓塞手术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转染方法对逆转录病毒转染效率影响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