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植骨在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作用

间骨折60 例。手术分两组:术中不植骨组30 例,采用常规实心三联扩孔器扩孔DHS内固定;术中植骨组30 例,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DHS空心扩孔器扩孔,取骨、植骨,DHS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比较,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60 例Evans分型Ⅰ~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DHS内固定治疗。随机分不植骨组30 例,术中采用常规实心三联扩孔器扩孔,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2~74 岁,平均59.4 岁。跌倒伤22 例,车祸伤8 例。按改良Evans分型,Ⅰ型9 例,Ⅱ型11 例,Ⅲ型6 例,Ⅳ型4 例。植骨组30 例,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DHS空心扩孔器扩孔、取骨并植骨。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6~75 岁,平均60.8 岁。跌倒伤24 例,车祸伤6 例。按改良Evans分型,Ⅰ型8 例,Ⅱ型13 例,Ⅲ型6 例,Ⅳ型3 例。

    1.2  DHS空心扩孔器的制作  将原DHS实心三联扩孔器近端长40 mm,直径14 mm的实心主体,设计为一长40 mm、直径14 mm的空心管,一端为环形锯齿,另一端以空心定位杆相连,可与电钻连接绞刀,器械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3Cr13Mo医用不锈钢制作(该器械已申请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07 2 0039974.6,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CN 200710023315.8)。在DHS系统中扩孔时,通过空心扩孔器的切割,将既往磨削的松质骨保留在绞刀内并加以取出,填充在需要植骨处。DHS空心扩孔器结构示意图见图1,实物见图2。

    1.3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于多功能骨科手术床上,患肢牵引取轻度内旋外展位,将患侧臀部垫高使身体有15°~20°倾斜,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闭合牵引复位。复位满意后,于股骨大粗隆顶点向下作长约12~20 cm股骨干外侧切口,切开阔筋膜及外侧肌,暴露大粗隆及其下方的股骨上段骨面,在大粗隆顶点下方约2 cm处用135°颈干角定位器定位,选外侧皮质前后位的中点,保持15°~20°前倾角钻入直径为1.5 mm的内固定导针。在C型臂X线辅助下,使导针在正位像位于头颈的中下1/3,侧位像位于股骨颈的中心位置,深达股骨头软骨面下,避免进入股骨头前上方[3,4],测定导针进入的深度。不植骨组采用常规实心三联扩孔器扩孔、攻丝并拧入相应长度的DHS螺钉,拔出导针,套入DHS钢板,常规安装皮质骨螺钉和钉尾加用螺钉。植骨组使用空心扩孔器沿导针进行扩孔,切割取骨。临床运用30 例,每例术中获得2.3~4.6 g新鲜骨,平均3.8 g,取骨后,沿导针攻丝并拧入相应长度的DHS螺钉,拔出导针,套入DHS钢板,常规安装皮质骨螺钉和钉尾加用螺钉。Evans Ⅰ、Ⅱ型病例将所获取松质骨植于骨折端,Evans Ⅲ、Ⅳ型病例将所获取松质骨植于小粗隆骨折部位。

    1.4  术后处理  术后24~48 h内拔除引流管,术后第3天行患髋X线检查,确认复位及内固定情况。术后3~4 d,鼓励患者在床上坐起,活动患肢。术后2周拆线出院,4~6周后可试行部分负重行走,每2个月来院复查。

    1.5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黄公怡[5]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骨折愈合良好,无髋内翻或外翻畸形,行走无疼痛,下蹲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骨关节活动恢复到伤前情况;良: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轻度内翻,患肢短缩2 cm以内,行走无疼痛,髋关节功能接近正常;可: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明显髋内翻,患肢短缩2 cm以上,行走时关节经常酸痛,或术后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骨片钉内固定 植骨术治疗 Mason 型桡骨
    骨片钉内固定 植骨术治疗 Mason 型桡骨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
    病灶扩大切除一期植骨治疗难治性慢性骨
    AF内固定联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
    支持钢板固定植骨结合CPM治疗胫骨平台
    经椎弓根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
    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
    病灶扩大切除一期植骨治疗难治性慢性骨
    植骨在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