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2个 Y 型静脉修复重建掌浅弓17 例体会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2个“Y”型静脉串联修复重建掌浅弓治疗手掌严重挤压伤的可行性。方法 对17 例手掌严重挤压伤、掌浅弓毁损的患者采用前臂2个“Y”型静脉串联修复重建掌浅弓。结果 17 例掌浅弓修复术后,指体全部成活,其中1 例发生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好转。多普勒血流仪检查血管通畅,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1 例,良6 例。结论 采用前臂2个“Y”型静脉串联修复重建掌浅弓,治疗手掌严重挤压伤,能获得较好的手功能和外形。
【关键词】 静脉移植;掌浅弓;血管修复
手掌部严重挤压伤往往伴随腕骨、掌骨及指骨的多发性骨折,掌背部软组织严重损伤,掌浅弓毁损且缺损,全部指体完整,指端色苍白,无血供。我院采用前臂2个“Y”型静脉串联修复重建掌浅弓,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共行前臂2个“Y”型静脉串联修复重建掌浅弓治疗手掌部严重挤压伤17 例,其中男12 例,女5 例;年龄19~56 岁,平均32 岁,右手9 例,左手8 例。均为机器压伤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手掌部软组织损伤重,高度肿胀。掌浅弓损伤,掌侧总动脉缺损。其中掌侧总动脉完全缺损的14 例,部分缺损的3 例,血管平均缺损长度3.5 cm。
1.2 手术方法 常规清创,剪除创缘挫灭皮肤及掌部骨间肌,清除血肿,手背部作减张切口,克氏针或小钢板固定骨折,修复肌腱。显微镜下清创,找出并游离掌部的血管、神经,取前臂匹配的2个“Y”型静脉,在前臂尺侧靠近肘关节或腕关节处较易寻找,相互串联,移植静脉远端与尺动脉吻合,移植静脉近端3~4个分支分别与指总动脉或指固有动脉吻合。桡动脉与拇主要动脉在鼻咽窝处吻合,因移植修复,其血管口径往往不一致。我们采取以下血管吻合方法,如两端血管口径基本相同,予直接吻合;近端血管口径明显小于远端,予套入法吻合;近端血管口径明显大于远端,将远端血管剪成斜口吻合。术后按断指再植常规处理,绝对卧床制动7 d,并行早期康复锻炼。
2 结 果
术后全部成活,其中1 例发生动脉危象,示中指色苍白,经手术探查后好转。14 例创口愈合良好,3 例不同程度皮肤坏死,行游离植皮或腹股沟皮瓣修复创面。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手指全部成活,未发生水肿或萎缩,多普勒血流仪检查血管通畅。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定,优11 例,良6 例。
3 讨 论
手部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是尺动脉和桡动脉,并在手掌部组成浅、深两个弓,其中掌浅弓是手部远端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2]。当手掌部严重挤压伤时,导致掌动脉弓毁损,伤口远端有多条指固有动脉或指总动脉,而近端仅有尺、桡两条动脉残端。文献报道,掌浅弓缺损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均认为修复困难,远近端动脉难以对应吻合[3]。我院采用前臂2个“Y”型静脉串联修复重建掌浅弓,能满足以上要求。庄永青等[4]采用足背浅静脉弓重建掌浅弓,但我们发现足背浅静脉较粗,和指固有动脉口径相差较大,术中较难判断静脉瓣方向,易造成吻合血管栓塞,导致指体坏死。韩清銮等[5]采用移植多条静脉分级树枝状桥接吻合动脉的方法,恢复了所有手指的血运,但是单纯静脉移植修复难以满足一口接多口的解剖要求,且因为吻合口增多,增加了手术难度。采用前臂2个“Y”型静脉串联修复重建掌浅弓的优点:a)移植静脉的取材广泛,前臂“Y”型浅静脉容易获得;b)能同时修复多条可供吻合的动脉,满足多个手指的血液供应;c[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腰椎不稳的影像学特点 下一个医学论文: 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