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汶川地震伤情统计与分析 |
|
疾患占很大比重。提示在现场急救的救援物资、人员配备中,需针对此种情况有所准备。比如现场救援时,需多准备夹板、支具等临时固定材料,以对骨折患者伤肢进行临时固定,以免在转运至医院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脊柱损伤患者占很大比重,在现场救援时对可疑脊柱损伤伤员均使用硬板或硬担架转运[3,4]。开放损伤患者较多,所有骨折损伤945 例中,开放骨折218 例(23.07%),且据我院收治患者的情况,几乎所有开放伤口均污染严重。所以现场救援时应携带大量双氧水、生理盐水等药品,可以现场初步清洗伤口,并携带大量绷带、纱布、止血带等器具予以止血,以防转运途中失血过多或伤口污染时间较长而致严重后果。
四川强烈地震造成巨大伤亡,在遭遇如此重大灾害时,当地医疗资源往往是杯水车薪,需要调集各地外援医疗力量,包括医务人员、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根据本组病例分析,骨科疾患占很大比重,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大量骨科医务人员、骨科器械(如内固定器械、外固定架、临时牵引器械等)和针对骨科疾病特点的治疗药物、医疗设备等[5]。在外援医务人员、医疗器械、药品、设备的调配中必须以此为原则。
总之,地震是突发性及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深入研究地震所致伤员的伤情特点,对合理使用、调配医疗资源、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更好地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永青,杨造成,彭碧波,等.巴拉考特地震灾区发病状况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2830.〖1〗[2]徐佩卿.地震伤亡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1994,10(5):311.〖1〗[3]唐甫斌,浦金辉,张璧,等.地震伤员的处理原则[J].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10.〖1〗[4]高伟兴,李晓强,马琳,等.唐山地震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4):253256.〖1〗[5]王明新,汪茜,匡正达,等.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研究和探讨[J].武警医学,2006,17(10):790791.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膝关节损伤影像比较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