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镜下 otilde 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
|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õ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õ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43 例。急性损伤23 例,陈旧性损伤20 例。术前Lysholm评分29~77分,平均56.6分。通过小切口用取腱器切取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编织成四股并与微孔钢板相连,建立骨隧道,将四股õ绳肌腱安放至合适位置,用微孔钢板与界面螺钉双重固定。术后无须外固定,早期CPM锻炼。结果 43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26个月,平均12个月。按Lysholm功能评分,平均93分。优28 例,良13 例,可2 例。全部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良好、稳定性增强。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õ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创伤小、固定可靠、再松动率低、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绳肌腱 膝关节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很多见。我院从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完成关节镜下自体õ绳肌腱移植双重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43 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 例,男28 例,女15 例;年龄16~56 岁,平均35.6 岁。左膝18 例,右膝25 例。致伤原因:运动伤17 例,车祸伤14 例,摔伤12 例。急性损伤23 例,陈旧性损伤20 例。常规行MRI检查,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8 例,前、后叉韧带同时损伤2 例,半月板损伤29 例。按Lysholm评分[1],术前29~77分,平均56.6分。
1.2 手术器械 德国Storz关节镜设备、国产交叉韧带重建器械、美国杰西Arthros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强生2²0与5²0不可吸收编织线、钛界面钉与直纽扣微型钢板。
1.3 手术步骤
1.3.1 术前准备 硬膜外麻醉后,手法检查膝关节稳定性,若胫骨前移小于5 mm,应先行膝关节镜检查,以明确ACL损伤情况及有无伴随其他损伤。
1.3.2 õ绳肌腱切取与制备 膝关节屈曲内翻“4”字位,于胫骨结节内侧鹅足附着处分离半腱肌和股薄肌腱,在鹅足止点处连同骨膜一并取下。套入肌腱剥离器,将肌腱拉紧,沿肌腱纵轴平行推进肌腱剥离器,取下长度约25 cm的肌腱。刮除腱端的肌肉组织,两端用2²0不可吸收线编织缝合2~3 cm。在工作平台上进行预张力,重量10~15 kg,持续5~10 min,对折两根肌腱成四股,用1根5²0不可吸收线双重穿过两肌腱的襻与直纽扣中心两孔间备用。
1.3.3 清理残端、处理合并伤 使用气囊止血带,清除关节内血肿、瘢痕组织及ACL残端。镜下射频汽化和刨削打磨清理ACL胫骨和股骨髁间窝的附着点,清除残存的韧带断端,不行髁间窝成形。一并处理半月板与软骨损伤。
1.3.4 建立骨隧道 屈膝80°~90°,自前内侧切口放置胫骨导向器,在关节线以远至少3 cm胫骨脊[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3 例临床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