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Mason 型桡骨小头骨折疗效分析 |
|
1.2 方法 28 例手术治疗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驱血后上气囊止血带。取Kocher入路,术中旋前患肢以避免损伤桡神经深支,切开部分旋后肌及环状韧带,即可充分显露桡骨小头及桡骨颈。复位骨折块并使用“T”或“L”形微型钢板固定19 例,微型螺钉、克氏针固定9 例,螺钉及克氏针不突破关节面,以避免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术中有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及鹰嘴骨折的采用螺钉内固定,内侧副韧带损伤均用1号可吸收线修补。术后22 例由于内固定牢固未采用石膏外固定,三角巾悬吊,术后3 d开始前臂旋转功能锻炼,2周后逐渐开始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该28 例患者均于1年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27 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其中18 例患肢屈肘90°中立位长臂石膏夹板外固定3~4周,拆除石膏后进行主被动屈伸及旋转活动。9 例三角巾外固定2周,初期进行冰敷,同时进行前臂主动旋转活动,2周后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非手术治疗中骨折块移位严重时同时整复。
1.3 临床评价 根据患肘关节的活动度、疼痛、稳定性和肌力的情况,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评定标准对两组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满分为100分,95~100分为极好,80~94分为好,60~79分为一般,0~59分为差。随访病例均由同一医生进行,使用同一测量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 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6个月,平均23个月。
手术内固定组(28 例):遗有轻度疼痛5 例,占17.9%,其中钢板固定2 例,螺钉克氏针固定3 例。肌力下降者6 例,占21.4%,其中钢板固定2 例,螺钉加克氏针固定4 例。按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为76~100分,平均为91.2分;钢板固定中极好13 例,好5 例,一般1 例,螺钉加克氏针固定中极好2 例,好6 例,一般1 例,优良率92.9%。
非手术组(27 例):遗有轻、中度疼痛6 例,占22.2%,其中石膏夹板外固定4 例,三角巾外固定2 例。肌力下降者7 例,占25.9%,其中石膏夹板外固定5 例,三角巾外固定2 例。按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为66~100分,平均82.5分;石膏夹板外固定中极好7 例,好9 例,一般2 例,三角巾外固定中极好3 例,好2 例,一般4 例,优良率77.8%。手术治疗组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现异位骨化、骨关节炎和关节不稳。
3 讨 论
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由Garstam于1950年首先提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内固定器材的多样化,此治疗方法越来越广泛用于临床。由于恢复前臂距形生物力学框架的稳定,所以手术效果满意[4~6]。现在对MasonⅠ型桡骨小头骨折治疗方法比较一致,但对于Mason 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仍存在不同意见。李新春等[2]采用在肱桡关节间隙注入1%普鲁卡因4 mL后活动肘关节,如果肘关节稳定,不伴其他部位骨折及韧带损伤,且肘关节屈曲最少达20°~140°,旋前、旋后达70°,则采取非手术治疗,否则采取手术治疗。这是选择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因各种原因也有其局限性,通过我们的治疗认为大部分Mason 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都可以直接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通过采取手术内固定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电视胸腔镜微创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