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产、加工炮制、保存等标准。在剂量、疗程、配伍、给药途径等环节应有严格的规定,以防止因使用不当而致中毒。③)临床医生应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④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一旦发现皮疹、黄疸,应立即停药,并查肝功能。⑤对有药物性肝病病史的患者,应避免再度给予相同或化学结构相类似的药物。

  9  存在问题与展望

  随着众多医务工作者及医学专家对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的重视和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药物性肝病的诱因、常见药物、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我们还应从以下方面继续加强研究和总结,以期使中药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加强单味中药、复方和中西药配伍的毒理研究和中药药品说明书的管理。目前,中药的毒理试验尚没有广泛开展,在中药(尤其是单味中药)的说明书亦没有明确说明其副作用。所以,中药容易被人们认为无不良反应而长期大量应用。

  改进实验室监测肝损害的指标。血清转氨酶活性测定是判断肝细胞受损的重要指标,但是该方法差异性大,灵敏度低,以致于部分患者在发现有异常时已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因此需要找出一些更灵敏、更能及早发现肝损害的实验方法。目前除ALT外,尚有凝血酶原时间(PT),Ⅹ、Ⅶ等因子,血清甘胆酸(CG)等指标用于检测肝损害。并认为凝血酶原时间(PT)可作为反映肝细胞合成能力及肝细胞坏死程度的敏感指标[26];Ⅹ、Ⅶ因子的下降可快速反应(约服药后24 h)肝损害[27];CG检测肝损害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ALT[28]。但是上述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不能作为惟一的判断标准。若将这几种检查结合起来,即可以相互补充,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及时发现肝损害并给予处理,使药物疗法更加安全,更加完善。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繁多,不利于科研、临床诊治和经验交流。所以亟待制定一个明确的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甚至中药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目前,对于药物性肝病的中医药辨证分型和治疗的开展是非常少的,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也很有限。封国雄[29]通过回归性分析28例化疗所致肝损害患者,运用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19例,湿热中阻9例(热重于湿4例,湿重于热5例),气滞血瘀6例,并治以健脾祛湿、清利湿热,兼活血化瘀为法,结果有效率为85.7%,说明中医治疗化疗所致肝损害疗效确切。所以我们用中医学的理论对药物性肝病进行分型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并对进一步发展中医药同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汉玉.药源性肝损害[J].中级医刊,1994,29(2): 11-13.

  [2]宋建华.药物性肝病40例临床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5,5(3):282.

  [3]杜升东.我国1915-1990年中药不良反应概况[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7):435-438.

  [4]陈一凡,蔡皓东.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1999,1(1):27-32.

  [5]吴乾生.80例中药源性肝损伤临床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7A):589.

  [6]陆玮婷,李军

,欧宁,等.72例中药引起药物性肝损的临床研究[J].江苏医药,2007,33(6):546-547.

  [7]吴苑珊,郑企琨,黎月玲,等.509例药源性肝损害文献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6):364-368.

  [8]王锦燕.55例中药致肝损害的病例分析[J].北京中医,2006,25(8):494-495.

 [9]王伟芳,陈一华.药物性肝损害及其预防[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9(3):124-127.

  [10]周艳莉,杨毅恒.中成药致肝损害401例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4):6-8.

  [11]氵立电川一.诊断标准的变迁经纬概要[J]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6):243.
[12]杨冰华,张轶停,张春艳,等.药物性肝损害[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3,2 (1):62-64.

  [13]Bénichou C. Criteria of drug-induced liver disorders. Report of an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协同刺激因子B7在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和I
    乳香等含挥发油树脂类中药炮制方法改进
    中药蜜丸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谈中药捣碎方法运用
    中药制剂中含砷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补肾健脾中药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
    化疗药物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超大剂量化学药物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
    提高中药注射液质量的几点经验
    中药炒炭质量控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