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黄疸,有些患者可同时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其中83.64%出现消化道症状,74.55%出现黄疸,32.73%有肝区疼痛、叩击痛,12.73%出现皮肤瘙痒,9.09%有发热症状,3.64%出现肝昏迷,有1例患者没有不适症状。周艳莉等[10]检索1994—2007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共有401例中成药致肝损害病例,主要的临床表现依次如下:乏力占76.84%,黄疸占64.12%,恶心占40.68%,腹胀占33.05%,纳差占32.49%,厌油占31.07%,肝区痛及肝区叩击痛占28.25%,肝大占21.19%,皮肤瘙痒占21.50%,脾大占6.21%,发热占4.80%,腹泻占1.69%。

  3  诊断标准和分型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目前仍沿用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标准。但是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国内至今尚无一个很好的确诊方法和非常规范可靠的诊断标准。目前较常用的诊断标准如下。

  3.1  1978年日本标准[11] 

  ①用药后1~4周出现肝损害;②有肝损害的临床表现,起病初期可能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③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超过0.06,或白细胞总数增加;④药物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或皮肤试验阳性;⑤偶然再次用相同药物后又发生肝损害。以上5项中符合①加②或①加③者为疑诊,符合①加④或①加⑤者为确诊。该标准主要用来诊断过敏机制引起的DILD。

  3.2  我国常用的诊断标准[12] 

  ①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害(睾酮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除外);②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征象;③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超过0.06;④有肝细胞损害或肝内淤胆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⑤药物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阳性;⑥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⑦有药物性肝病史,再次应用相同的药物可诱发(有危害,不可用)。凡具备上述第①条再加上②~⑦条中任何2条即可考虑药物性肝病。

  3.3  药物性肝损害的评价以及分型标准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药物性肝损的评价以及分型标准,主要沿用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LOMS)标准[13]。肝损害程度:①轻度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碱性磷酸酶(ALP)≤10倍正常上限和(或) 血清总胆红素(TBiL)<85.5 μmol/L;②中度异常:ALT、AST或ALP>正常上限10倍和(或)TBiL≥85.5 μmol/L;③重度异常:肝功能符合重型肝炎的诊断指标。肝损害类型分为:①肝细胞型:仅有ALT>正常上限2倍或ALT/ALP≥5;②胆汁淤积型:仅有ALP>正常上限2倍或ALT/ALP≤2;③混合型:ALT、ALP均>正常上限2倍,且2

  4  常见基础病

  王锦燕[8]认为,治疗皮肤科疾病、肿瘤与增生性疾病时最易引起肝损害。周艳莉等[10]经统计文献后显示,居于首位的是乳腺疾病144例,占35.91%,其次是骨关节疾病109例,占27.18%。吴苑珊等[7]则认为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的患者均可增加机体对药物毒性的易感性,文献统计17.9%的患者为肾移植者,5.5%的患者既往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由上可知,治疗皮肤科疾病、肿瘤与增生性疾病时最易引起肝损害,而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的患者均可增加机体对药物毒性的易感性。

  5  用药潜伏期

   陆玮婷等[6]认为,中药药物性肝损的平均病程(出现症状至肝功能恢复或者死亡的时间)为(22.9±12.3) 日。吴苑珊等[7]统计509例药源性肝损害患者后发现,用药后1~

8周出现肝损害的有356例,占82.41%,说明药源性肝损害的潜伏期一般为1~8周。王锦燕[8]的统计数字则为:注射剂发生肝损害的时间一般为用药后3~13日,个别患者当日即出现临床症状;口服药物一般在用药5日~3个月发生肝损害,个别患者在连续口服6个月后发生。其他的文献资料认为:服用中药及中成药至发现肝功能异常时间为8~40日,平均21.8日[14]。中药的注射液发病时间最短为用药后1.5 h[15],最长时间为2周[16],口服制剂发病时间一般均在用药后几个月内,最短为用药后2 h[17],最长为3年[18]。老年患者与中、青年组比较肝损害出现时间晚,且持续异常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协同刺激因子B7在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和I
    乳香等含挥发油树脂类中药炮制方法改进
    中药蜜丸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谈中药捣碎方法运用
    中药制剂中含砷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补肾健脾中药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
    化疗药物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超大剂量化学药物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
    提高中药注射液质量的几点经验
    中药炒炭质量控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