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浅谈中医学多媒体教学

在中医课程的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某些方面单靠口传心授更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中药学、中医诊断、针灸学那些有较多图像和图谱而适宜直观教学的课程,就非常适合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临床教学中能够通过多媒体见到临床上积累起来的多种标本资料和罕见的病例,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年轻教师临床病例不足的缺点。在针灸、推拿课教学中,教材中许多手法、动作要领内容很难掌握,而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手法,于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来补充这些不足,把客观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诉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见其形闻其声,就易于接受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必然会深刻的多,会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

  2.3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多媒体教学使中医知识来源丰富、容量更大、内容更充实。并且能及时、充分的反映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结果,利用它把多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上来,增加信息知识的传授量。

  3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取长补短

  不可否认,多媒体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确实有着积极的一面,给中医教学的手段带来了改革性的新变化。但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多媒体也是如此[2]。在一些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绝大部分的时间里,老师都是“藏”在计算机的后面,全神贯注于自己面前的显示器,点击鼠标,演示课件。而大屏幕上连续滚动的文字、图片使学生应接不暇,一节课下来,学生光忙着看课件、记笔记了,但老师讲的很多内容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没多少,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是失败的,是不足取的。中医理论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难以感悟,如中医诊断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医之不可缺一,如果仅以一诊代之,即所谓窥管而已[1]。所以,作为教师不能让“鼠标”牵着鼻子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是多媒体所不具备的,也是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粉笔+讲述”的教学手段,仍有多媒体教学无法替代的长处。某些中医基础知识及经典原著,我们认为不宜过分强调依赖多媒体课件。因为这些知识不是靠直观地观察去理解,而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板书和生动讲授加学生的认真听讲和阅读去感悟的。其次,师生交互性强。对于一些推导、推理过程,“板书+叙述”的方式有时会比使用多媒体表现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因此,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忽略因材施教。因为机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中医多媒体教学定位在“辅助”上,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更不能滥用。换言之中医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中医教师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中医教学的内容与特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努力寻找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

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取长补短,取得最佳教学效果[3]。

【参考文献】
    [1]姜晓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中医课教学.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8):763-764.

  [2]李娜,张宇辉,孙妍.从我院多媒体教学观摩课谈多媒体教学的再定位[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3):279-280.

  [3]许成钢.中医多媒体教学的反思与探索.中医研究,2005,18(9):5-6.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谈中药捣碎方法运用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医美容学的贡献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浅谈三查七对以外的差错防范
    浅谈社区妇女更年期保健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浅谈孕妇用药与优生
    浅谈优生的培养
    浅议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特点
    中晚期肺癌的中医组方探讨
    浅谈百日咳痉咳期的治疗体会
    浅谈手术室敷料包集中消毒供应室管理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