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郭连澍治疗突发性聋的经验

况。刻诊:耳聋,耳鸣,头痛,心烦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突发性聋。辨证为肝火上扰,清窍闭塞。治宜清肝泻火,通经开窍。予清肝开窍饮。药物组成:柴胡9 g,栀子9 g,牡丹皮9 g,石菖蒲30 g,郁金10 g,葛根15 g,丹参15 g,知母9 g,黄柏9 g,赤芍药15 g,甘草9 g,路路通9 g,丝瓜络9 g。水煎服,每日1剂。并配合针刺听宫、听会、翳风、翳明等穴位及坚持高压氧吸入。连续治疗4周后,患者完全康复,经检查听力在正常范围。

  4  体  会

   突发性聋病因尚未明确,目前无特效的方法,绝大多数需积极干预治疗。郭老师认为,此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感冒、免疫、中毒、血液循环、情绪等,故造成了治疗上和预后上的极大差别。听力功能能否恢复及恢复的程度取决于迷路和相关神经结构的病情是否为可逆性,治疗越及时,萎缩性病变越早得到恢复,疗效就越理想。大量临床资料报道表明,突发性聋听力恢复的程度与中医证型有密切的关系[1],故正确的辨证施治甚为关键。突发性聋为耳之络脉不通,清空之窍被闭,故在治疗过程中常规加入开窍之品,如石菖蒲。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石菖蒲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缺氧和记忆障碍等作用;柴胡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渗出水肿[2],具有明显镇静安神、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免疫功能;丹参能显著改善微循环障碍,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抗凝血,解痉;葛根有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细胞代谢的作用。突发性聋及早治疗,多途径、全方位综合治疗,促其听力尽早恢复,是目前治疗的指导方针,如何更好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更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健民.耳鸣耳聋的主客观测听与中医辨证的关系述评[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2):52-53.

  [2]徐绍勤,彭宾,刘佳运,等.复聪片及其拆方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6):365-367.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