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颈椎病 牵引术 推拿 脊柱神经根型颈椎病 补益肝肾 活血化瘀剂 汤剂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2000—2006年,我们采用补肾壮骨活血汤配合牵引、推拿治疗神
经根型颈椎病27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0例均为本院骨伤科门诊患者,男138例,女132例;年龄36~85岁, 40~60岁占90%;病程3个月~28年;伴上肢麻木120例,手指麻木59例,肌肉萎缩81例,肌力减退97例;影像学检查:X线片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69例,钩锥关节增生236例,椎体前缘增生195例,椎体后缘增生89例;颈椎MRI检查神经根肿大91例。全部病例均以颈肩部疼痛伴上肢放射痛为主症。
1.2 诊断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排除不能坚持治疗或改用其他治疗的病例。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
予补肾壮骨活血汤。药物组成:葛根30 g,杜仲15 g ,桑寄生15 g ,续断15 g ,鳖甲15 g ,龟版15 g ,枸杞子15 g ,肉苁蓉 15 g ,穿山甲12 g,地龙12 g,地鳖虫 12 g,桃仁18 g,红花18 g,当归18 g,三七18 g,鸡血藤18 g,骨碎补18 g,制乳香18 g,制没药18 g,黄芪20 g,紫河车20g,苏木10 g,桂枝9 g。头痛加川芎15 g;湿重加薏苡仁20 g;麻木较重加木瓜20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
1.3.2 牵引治疗
患者端坐在治疗椅上,用多功能颈椎牵引治疗仪(石家庄华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JQY-IC2型)牵引,质量因人而宜,本着从小至大、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20 min,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1.3.3 推拿
在颈背部反复做掌揉、扌衮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腧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做点、按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叩击、拍法结束。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1年内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能参加原工作或轻工作;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能参加轻工作,但尚有部分症状;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 果
本组270例中,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250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痊愈率92.6% ,总有效率98.9%。
3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在颈椎椎间盘和周围纤维结构慢性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由于外伤、劳损、受寒等原因,使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发生充血水肿,神经根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又加重对神经的压迫,从而出现的一种神经痛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根性痛产生的实质是在神经根管狭窄的基础上,损伤继发性生理、生化改变出现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淤积,炎症因子的介导,神经根发生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及传导特性损害[2]。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为上肢放射痛,多属行痹、痛痹范畴,是因肝肾亏损,风寒湿邪凝聚于颈肩部,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致。治疗根本在于解除神经根压迫。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3],补肾壮骨活血汤正是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而研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方中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胃、脾经,轻扬升发,既能发表解肌,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