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敷贴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空白组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见表2。表2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略)
由表2可见,胆囊切除术患者敷贴组、西药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空白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贴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3。表3 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略)
由表3可见,阑尾切除术患者敷贴组、西药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空白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敷贴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是由于手术创伤、麻醉及术后用药等诸多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功能紊乱,气机阻滞,腑气不通而引起,治疗的关键在于理气通腑。因此,选用具有通里攻下、通腑荡积、行气散结功效的纯中药贴膏敷贴于足三里,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理脾胃、调中气、和胃消滞、通调经络气血、扶正培元等功能。局部按摩足三里穴可促使肠管蠕动增加,使胃肠功能提前恢复。敷贴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药物通过肌肤吸收,并借助穴位、经络的作用,缓慢释放药效,达到治疗目的。足三里贴膏方中大黄泻下攻积;枳实能破气除胀消积导滞;厚朴能行气,消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木香行气,调中,止痛,常用治脘腹气滞胀痛之证;莱菔子消食化积,除胀行滞;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能通大便,去积滞;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青皮消散积滞之力较强,能疏肝破气,散结消滞;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取其走散之功;香油芳香走窜,共同作用引药入经。全方共奏理气通腑之功效。
本研究表明,足三里贴膏具有与吗丁啉相似的功效,能够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缓解胃肠麻痹,减轻患者痛苦,且简便易行,不受禁食和体位限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