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血压 胶囊 中医药疗法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致死、致残率非常高。积极的抗高血压治疗是减少心脑血管病并发症和减少死亡率的有效措施。2000—2007年,我们自制降压抗栓1号、降压抗栓2号治疗高血压病129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9例均为我院内科门诊患者,男68例,女61例;年龄30~76岁;病程1~18年;血压均>18.7/12.0 kPa(140/90 mm Hg)。
1.2 治疗方法
分别予自制降压抗栓1号、2号胶囊。降压抗栓1号胶囊药物组成:熟地黄、吴茱萸、枸杞子、水蛭、地龙、鳖甲。降压抗栓2号胶囊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白僵蚕、水蛭、地龙、地鳖虫。将以上药物粉碎加工成细末,装成0.25 g胶囊,每次8~10粒,每日2次口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1]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变。
2 结 果
本组129例,显效85例,有效3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9.9%。
3 讨 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治疗方法疗效多不理想,且需常年服药。中医学认为,气血津液代谢障碍,脏腑功能失常,痰浊瘀血闭阻经络,络脉气血运行不畅为基本病机特点。《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运行失常是一切疾病的病理基础,高血压病也是如此。朱丹溪所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深入研究和探讨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机特点,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我们以滋阴补肾柔肝、活血通络的中药制成降压抗栓1号胶囊和健脾除湿祛痰、活血通络的中药制成降压抗栓2号胶囊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获得较好疗效。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其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经治疗有效的患者不但血压下降,整体素质和心脏功能很大程度得到改善,有效地预防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减少因高血压病致死、致残的发生率,同时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