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选标准 ①复治菌阳肺结核[1](初治失败或完成正规化疗后复发者),X线胸片有活动性病变,痰涂片阳性;②年龄18~65岁;③无严重心、肝、肾疾患,无精神病及癫痫病史者,非孕妇、哺乳期妇女,无免疫功能低下病史及近3个月未用免疫抑制剂;④合并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 mmol/L以下。
1.2 排除标准
①曾对治疗组药物或方案中任何药物有过敏史;②肝功能异常者(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1.2倍者),肾功能异常者(血肌酐超过正常上限者),有血液病或造血系统有异常者。
1.3 一般资料
全部140例均为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住院46例,门诊9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18~65岁;病程8个月。对照组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18~65岁;病程8个月。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化疗方案为3 HL2ZV/5HL2V:异烟肼(H)0.3 g,每日1次口服;利福喷丁胶囊(L)0.45 g(体质量≤55 kg)或0.6 g(体质量>55 kg),每周2次口服;吡嗪酰胺(Z)0.5 g,每日3次口服;左旋氧氟沙星(V)0.2 g,每日2次口服。连用3个月,为强化期;停用吡嗪酰胺,巩固治疗5个月。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结核灵。结核灵(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Z20054190)0.5 g,每日3次口服。连用3个月。
1.5 观察项目
①治疗前及治疗后3、8个月各行痰涂片查抗酸杆菌,胸部X线检查;②每个月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③详细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
1.6 疗效标准
1.6.1 细菌学
以连续2个月痰菌阴性且不再复阳为阴转。
1.6.2 X线表现
病变范围以所有病灶相加后所占肺野数计算[2]。
1.6.2.1 病灶
完全吸收;显著吸收:病灶吸收面积≥原病灶1/2;吸收:病灶吸收面积≤原病灶1/2;不变:病灶无明显变化;恶化:病灶扩大或播散。显效=完全吸收+显著吸收,有效=完全吸收+显著吸收+吸收。
1.6.2.2 空洞
闭合:空洞闭合或阻塞闭合;缩小:空洞缩小≥原空洞直径1/2;不变:空洞缩小或增大≤原空洞直径1/2;增大:空洞增大≥原空洞直径1/2。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治疗不同阶段病灶吸收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2组治疗不同阶段病灶吸收情况比较例(略)
由表1可见,2组强化期结束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程结束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不同阶段空洞闭合情况比较
见表2。表2 2组治疗不同阶段空洞闭合情况比较例(略)
由表2可见,2组在强化期结束空洞闭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 2组不同阶段痰菌阴转情况比较
见表3。表3 2组不同阶段痰菌阴转情况比较例(略)
由表3可见,2组强化期结束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4 2组疗程结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4。表4 2组疗程结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略)
由表4可见,2组疗程结束临床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