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的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要进行积极的防治。2007-02—2007-08,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CCCI 56例,并与曲克芦丁治疗4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4例均为本院门诊(82例)及住院(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50~82岁,平均(56±7)岁;病程>6年;其中高血压病24例,高脂血症18例,糖尿病26例。对照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50~78岁,平均(55±5)岁;病程>5年;其中高血压病18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6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①有头晕、头痛、头重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②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③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未见脑部疾病(梗死、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肿瘤及精神障碍等表现。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予降血压、降血糖、降脂及抗血小板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养血清脑颗粒(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决明子、珍珠母、夏枯草等。天津天士力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60082,批号20060804)4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2片(0.2 g),每日3次口服。
1.4 疗程
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 观察指标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PI=[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RI=(Vs-Vd)/Vs。
1.6 疗效标准[2]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减少≥50%;有效:症状、体征减少<50%;无效:治疗后病情无变化或恶化。
1.7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略)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2。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略)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除全血黏度(高切)外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治疗前后MCA、ACA、PCA的PI、RI比较
见表3。表3 2组治疗前后MCA、ACA、PCA的PI、RI比较(略)
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MCA、ACA、PCA的PI、R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CA、ACA、PCA的PI和MCA的R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CCCI又称慢性脑循环不足,是指脑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以头重、头晕感等为主,临床无脑部局灶性神经体征,在脑灌流动脉处可听到血管杂音,CT、MRI等影像学检查无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病因[3]。CCCI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及纤维蛋白原升高[4]。本研究也证实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及高黏血症与CCCI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养血清脑颗粒对CCCI患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