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 |
|
为,如果能保证内外踝的牢固固定且三角韧带结构完整,则不必再固定下胫腓联合。Wuest[17]提出,下胫腓联合固定的适应证取决于解剖学、生物力学和影像学对胫距关节机能的研究以及损伤的相关解剖和病因。综合以上因素,有必要使用下胫腓联合螺钉,但具体的固定方式仍然有待研究。Satlzman等[18]认为,治疗伴有外踝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只固定下胫腓联合而不需特别固定腓骨,固定时在下胫腓联合的近侧,距关节水平2~3 cm处穿入2枚螺钉,螺钉穿过三层皮质,起到同时固定外踝和下胫腓联合的作用;另一种是先以螺钉和中和接骨板固定腓骨,使其恢复原有的长度及达到解剖复位,再以1根贯穿四层皮质的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Kabukcuoglu等[19]应用ANK装置治疗外踝骨折同时可固定下胫腓关节,外踝骨折固定使用弹性髓内钉,在外踝与胫骨下端用ANK使其合拢,达到纠正下胫腓分离的目的。
3.6 可吸收材料的应用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是由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以碳原子为支架,由碳、氯、氧组成的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脱去一小分子化合物而成。大量实验证明其有良好生物相融性,其降解主要为水解,其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在体内可控制性完全吸收和排泄[20]。目前有许多新型可吸收材料的问世,且机械强度不亚与金属材料,并有促进骨骼愈合的作用,为骨折的治疗带来了良好的前景。
3.7 微创治疗踝关节骨折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使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微创治疗是在手法复位后必要时行小切口切开复位,在C型臂X线机下,经皮置入松质骨空心拉力螺钉或克氏针达到固定的目的,可以避免过多的切开韧带以及对软组织的损伤,对骨折端的血供影响小,从而达到微创的目的[21],为踝关节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Jones MH,Amendola AS.Syndesmosis sprains of the ankle:a systematic review[J].Clin Orthop,2007,(455):173175.
[2]Labib S,Hage WD,Sutton KM,et al.The effect of ankle position on the static tension in the achilles tendon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ve repair:a biomechanical cadaver study[J].Foot Ankle Int,2007,28(4):478481.
[3]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89892.
[4]姚太顺,孟宪杰.踝关节外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8588.
[5]Laugehansen N.Fractures of the ankle.III.Genetic roentgenologic diagnosis of fractures of the ankle[J].Am J Roentgenol Radium Ther Nucl Med,1954,71 (3):456471.
[6]Laugehansen N.Fractures of the ankle.Ⅳ.Clinical use of genetic roentgen diagnosis and genetic reduction[J].AmA Arch Surg,1952,64(4):488500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损伤大鼠胫骨骨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改变 下一个医学论文: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现存版本对比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