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说文·虍部》:“,哮也。”本义为虎吼。在帛书中“”与“呼”通用,凡2次。用例如下:《十问》35:“昼息之志,(呼)吸必微,耳目葱(聪)明。”《天下》18:“於(呜)(呼)(慎)才(哉),神明之事,在于所闭。”在张家山出土的医简《引书》中也出现了这一现象,共8次。举例如下:《引书》33:“当此之时,急治八经之引,急(呼)急(),引阴。”《引书》104:“炊(吹)()(呼)吸天地之精气,信(伸)复(腹)折要(腰)。”按:“”与“呼”都是以“乎”为声符造出的谐声字,古音同属晓母鱼部,为双声叠韵,故得通用。《大字典》[2]在&l
dquo;”字条下云:“同呼”,之后,仅举《汉书》中的1例为证,显然,不仅书证嫌少,其年代也晚。 14.臧——脏
《说文·臣部》:“臧,善也。”《字汇补·臣部》:“臧,与脏同。”在帛书中“臧”与“脏”通用,凡5次。其中《十问》3次,《合阴阳》1次。举例如下:《十问》4:“饮毋过五,口必甘味,至之五臧(脏),刑(形)乃极退。”《合阴阳》133:“当此之时,中极气张,精神入臧(脏),乃生神明。”在张家山出土的《脉书》与《引书》中也出现了这一通用现象,凡3次。用例如下:《脉书》50:“凡三阴,地气(也),死脉(也),腐臧(脏)阑(烂)肠而主。”《脉书》52:(动)则实四支(肢)而虚五臧(脏)。《引书》111:“闭玄府,启缪门,阖五臧(脏)。”按:“臧”为“脏”最初的代用字,“脏”当是后起的今字。《大字典》[2]在“臧”字条下云:“内脏。后作脏。”但引证仅有《汉书·王吉传》中1例,书证少且与帛书相比晚出甚多。
15.般——瘢
《说文·舟部》:“般,辟也。象舟之旋。”《说文·疒部》:“瘢,痍也。”徐锴《系传》:“痍伤处已愈,有痕曰瘢。”帛书中“般”与“瘢”通用,凡6次,均见于《病方》。举例如下:《病方》15:“以男子洎傅之,皆不般(瘢)。”《病方》318:“般(瘢)者,以水银二,男子恶四,丹一,并和。”按:“般”为“瘢”的声符字,古音同属并母元部,故得同音假借。《大字典》[2]“般”字条下虽有“通瘢。瘢痕。”一说。但与帛书的用例对照,明显有二处不足:1、所用书证仅为《隶续·汉丹阳太守郭碑》中“加有瑕般”1例,书证少且年代晚。2、所引文中的“瑕般”,是泛指一般事物的瘢痕,为“瘢”之引申义;帛书中所用应是伤后留下的疤痕,用的正是瘢的本义。因此,《大字典》应在“般”与“瘢”通用的条目下立有二个义项,以表“疤痕”之义为先。
16.垸——丸
《说文·土部》:“垸,以和灰而也。”本指用漆掺合着骨灰涂漆器物。在帛书中与“丸”通用,表药丸之义,凡7例。其中《病方》出现4次,《养生方》出现3次。举例如下:《病方》259:“渍以淳酒而垸(丸)之,大如黑叔(菽),而吞之。”《养生方》152:“日益一垸(丸),至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