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以马王堆古医书补 汉语大字典 书证之不足

(附),三曰斥(尺)蠖。”这里的“十”当指十种做法。按:《大字典》[2]在“”字下列有两个条目,第二个条目的释义是:“同节。”并引了《干禄字书》的说解:“,节的俗字。”但两个条目的释义都未有举出一条用例以证之。

    书证晚出类

    即虽有书证,但与帛书中的用例相比较,产生的年代要晚。帛书中的许多用例,就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应当是最早的,《大字典》在编纂时应将其作为首选用例而加以利用,将其漏掉,就会使让人难以看出该字词的使用源流,这是不符合字典编纂原则的。

    10.——膝

    《说文·卩部》:“,胫头也。”徐锴《系传》:“今俗作膝。”《帛书》中“”出现14次,以代“膝”用。其中《足臂》5次,《阴甲》2次,《阴乙》2次,《病方》2次,《导引图》题记1次,《养生方》2次。举例如下:《足臂》10:“上贯中,出股。”《阴甲》41:“(膝)外廉痛,振寒。”《病方》85:“蛭食(蚀)人股(膝)。”此外,在张家山出土的医简《脉书》中出现2例,《引书》中出现16例。举例如下:《脉书》21:“脾(髀)廉痛,鱼股痛, (膝)外廉痛。”《引书》23:“其下者,屈前(膝)。”按:《大字典》[2]“”字条下云“膝盖。后作膝。”虽说收有该条目,并将“膝”看作是“”的后起字,但书证却只举出《资治通鉴》中的一例,其年代与《帛书》的年代相差甚远。令人费解的是,《大字典》已经收录了《帛书》中“”的字形,但不知何故,却漏收了其用例,让人感到遗憾。

    11.淳——醇

    《说文·水部》:“淳,渌也。”灌溉之义。在古书中可与“醇”通用,表味道浓厚之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淳,假借为醇。”这种用例在帛书中亦有出现,共12次。其中《病方》8次,《养生方》3次,《十问》1次。举例如下:《病方》259:“渍以淳酒而垸(丸)之,大如黑叔(菽),而吞之。”《养生方》148:“段乌(喙)一升,以淳酒渍之。”《十问》76:“文执(挚)合(答)曰:淳酒毒韭。”按:“淳”与“醇”都是以“享”为声符造出的谐声字,二字古音同为禅母文部,属双声叠韵,故得假借。《大字典》[2]在“淳”字条下有与“醇”相通用一说,并举数例书证,但所引最早的书证为汉代枚乘《七发》中的用例,与帛书的年代相比,显然为晚。

    12.——

    《说文·部》:“,狡兔也。”在帛书中“”与“”通用,作时间副词,凡9次,其中《养生方》5次,《病方》4次。举例说明:《养生方》77:“取鸡()能卷()者,产,尽去毛。”《病方》309:“煮秫米期足,()孰(熟),浚而熬之,令为灰,傅之数日。”按:“”是“”的声符字,二字古韵同为谈部,故得假借。《大字典》[2]在“”字的第五个条目下云:“初;刚才。后作。”是将“”看作了“”后起的替代字。可是,书证则只引了《论衡》中的一例。书证不仅少,且年代要晚于帛书。

    13.——呼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