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诊:12月30日。月经未转,舌淡苔薄少,脉弦细,宜消瘤化瘀调经。(1) 上方加制香附9g,白芍12g,泽兰叶12g,12剂。(2)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 四诊:2007年1月12日。1月9日月经来潮,量中,偶有小血块,余无不适,舌淡苔薄白,脉弦,治宗原法。(1) 2006年12月15日方,14剂。(2)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
五诊:2007年1月26日。B超复查:子宫、附件均未见异常。右侧卵巢囊肿、子宫小肌瘤均已消除。
本病例辩证治疗仅40天,B超复查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已经消除,腹痛及下坠感消,余症明显减轻。为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又给予患者1个月的辨证治疗。停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病案二(子宫多发性肌瘤):吴××,女,38岁。初诊:2006年10月20日。患者2006年2月上节育环时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未曾治疗。10月20日B超复查:子宫多发性肌瘤,大小分别约43×44mm2,37×33mm2。月经史:15岁7/37天,量中。生育史:1031,顺产。末次月经:9月25日,经行6天,量多如冲,挟有血块,腰酸,左下腹胀痛,舌淡暗苔薄,脉弦细。证属肾虚血瘀,正值经期将至,予以益肾消瘤化瘀,兼调月经。(1)处方:党参12g,桃仁12g,陈皮4.5g,木馒头15g,石见穿15g,月季花9g,炮姜6g,川芎6g,生地9g,炙地鳖9g,赤芍6g,忍冬藤24g,连翘9g,桑寄生12g,川断12g,炙鳖甲12g,水蛭6g,7剂。(2)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
二诊:10月27日。10月20日月经来潮,量多,经行6天,无腹痛,腰酸好转,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治宗原法。(1) 上方去川芎、生地,14剂。(2)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
三诊:11月3日。近来自感腰酸,舌淡苔薄白,脉弦,继以补肾消瘤化瘀治疗。(1) 10月20日方加淮牛膝9g,夏枯草9g,7剂。(2)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
四诊:11月17日。11月15日月经来潮,无腹痛,量中,略感腰酸,苔薄白脉弦,治宗原法。(1) 10月20日方,3剂。(2) 10月27日方,11剂。(3)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再经原法调治3月余,腰酸逐渐减轻,2007年3月9日经来,量中,无血块,无腰酸腹痛,3月16日B超复查,子宫多发性肌瘤只有一枚,且已缩小至9×8mm2。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
病案三(左侧卵巢内异囊肿):周××,女,33岁。初诊:2005年11月13日。患者因宫外孕于2002年4月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合并右输卵管结扎术。2004年11月行左卵巢内异囊肿剥离术。2005年11月13日复查,B超发现左附件巧克力囊肿,大小约33×31mm2。月经史:15岁 7/30天,量少,少腹痛。生育史:1011,顺产。末次月经:11月9日,量少,经行3天,痛经,平素左下腹隐痛,经前乳房胀痛,舌淡暗苔薄腻,脉弦细。证属气滞血瘀挟湿,治宜行气化瘀,清热散结。(1)处方:桃仁12g,党参12g,陈皮4.5g,川楝子9g,赤芍6g,忍冬藤24g,连翘9g,败酱草15g,红藤12g,蒲公英30g,椿根皮9g,炙鳖甲12g,水蛭6g,7剂。(2)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
二诊:11月25日。药后左下腹隐痛好转,大便浓滞,有时自感胃脘胀,舌淡红苔薄腻,脉弦弱,治宗原法,辅以补肾。(1) 上方加佛手片6g,桑寄生12g,川断12g,广木香4.5g,三棱12g,莪术12g,月季花9g,石见穿15g,浙贝母12g,7剂。(2)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
三诊:12月2日。药后腹痛减轻,胃胀好转,腰酸,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弦,治宗原法,辅以补肾强腰。(1) 仙灵脾12g,肉苁蓉12g,巴戟天9g,桑寄生12g,川断12g,忍冬藤30g,赤芍9g,川楝子12g,桃仁12g,党参12g,陈皮4.5g,炙鳖甲12g,水蛭6g,三棱12g,莪术12g,月季花9g,石见穿15g,浙贝母12g,7剂。(2) 百通消,每次6粒,每日3次。
&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