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开与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
|
sp;例。骨折类型:头下型32 例,经颈型12 例,基底型26 例。Garden分型:Ⅱ型10 例,Ⅲ型22 例,Ⅳ型38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0 d,平均13.1 d。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时间 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急诊手术。而对于有其他合并伤的患者在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进行患肢屈曲外旋位胫骨结节骨牵引,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手术。
1.2.2 复位 所有病例均先行闭合复位,患者麻醉满意后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双下肢牵引,在C型臂X线机的监视下调整患肢的牵引力量和角度,直至骨折复位满意。骨折复位标准参照Garden指数,即正位或侧位指数均在155°~180°范围内的被认为是骨折复位满意,小于155°或大于180°均被认为是骨折复位不满意。在连续进行两次闭合复位仍不满意者,立即进行切开复位。切开复位采用WatsonJones前外侧切口,T形切开前侧关节囊,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
1.2.3 内固定 先在股骨大转子下方向股骨头方向打入1枚导针,此枚导针尽可能贴着股骨矩上方走行,然后利用平行导向器在此枚导针上方沿骨皮质前后缘分别向股骨颈方向打入两枚导针,使这3枚导针呈倒三角形排列,无论正位或侧位,这3枚导针均应尽量保持平行,继而依次钻孔、攻丝、拧入适当长度的钛合金中空螺钉,确保螺钉的螺纹越过骨折线,起到加压作用。
1.2.4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抬高,维持髋关节于屈曲30°中立位,防旋鞋制动。术后当日即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主动屈曲功能锻炼,3 d后开始进行髋关节主动活动,活动范围及角度逐渐增加,3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6个月后部分负重,1年后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后方可弃拐行走。
2 结 果
72 例患者中共有70 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70 例患者中65 例愈合,总愈合率为92.9%,其中闭合复位组39 例骨折愈合,3 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92.9%;切开复位组26 例骨折愈合,2 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92.9%。
70 例患者中8 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1.4%,其中采用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患者42 例,5 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1.9%;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28 例,3 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0.7%。
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4]进行评价,优37 例,占52.9%,评分90~100分,平均94分;良25 例,占35.7%,评分80~89分,平均84分;中2 例,占2.8%,评分70~79分,平均72分;差6 例,占8.6%,评分小于70分,平均59分;总优良率88.6%,总体评分平均88.1分。
3 讨 论
随着人均寿命的逐年延长,社会越来越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然而,由于股骨颈本身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等因素,其治疗和结果等许多方面仍不能令人满意,也一直是骨科医师的巨大挑战[5]。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结果与下列因素有显著的关系:a)损伤的程度,如移位程度、粉碎程度和血运破坏与否;b)复位正确与否;c)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三聚氰胺诱发SD大鼠尿结石初步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AOSF技术治疗 型和浅 型齿状突骨折疗效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