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
|
位内固定,术中解剖复位,统计学显示,手术前后解剖结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远期Maryland评分优良率SandersⅡ最高,SandersⅢ次之,Sanders最低,这也说明了跟骨骨折的严重程度是愈后的首要因素,跟骨关节面损伤轻微的预后良好[5]。
3.2 跟骨术后并发症分析
3.2.1 皮瓣坏死、感染 有文献报告跟骨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0%~50%[6],本组皮瓣坏死率为10.5%,坏死部位均有浅表感染。皮瓣坏死均为L形切口2个拐角的近端顶点外,其中2 例经换药愈,2 例术后2个月拆除内固定钢板后换药愈合。皮瓣坏死的原因:a)轴向暴力致跟骨粉碎,损伤跟骨内外皮肤组织;b)增宽的跟骨持续压迫跟骨内外侧组织;c)切口设计不合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引流不畅及感染等原因,均可致皮瓣缺血坏死。措施:a)Ⅳ型粉碎骨折有突出骨块压迫皮肤组织者,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择期手术待皮肤条件较好时进行;c)术中L型拐角外应切成圆弧状,并一次全层切开,微创操作;d)分层缝合,术后引流。
3.2.2 复位不良,固定不牢 跟骨距下关节面的复位比较困难,而距下关节面复位不良是晚期距下关节炎的主要原因[7]。原因:a)术中暴露有限,观察困难;b)距下关节面粉碎复位不佳;c)恢复了距下关节面,而未恢复跟骨的高度、宽度、长度;d)骨折粉碎塌陷,而未植骨;e)钢板螺钉系统固定不牢固。措施:a)术中跟骨外侧充分暴露,切开跟腓韧带及距跟外侧韧带暴露距下关节面;b)撬拨复位跟骨关节面,并在骨缺损处植骨;c)钢板螺钉系统牢固固定于跟骨外侧面,尤以固定内侧载距突为重要,术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渐负重,避免二次塌陷。
3.2.3 距下关节炎 对跟骨关节内骨折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均有可能出现慢性疼痛[8],是距下关节炎最常见的表现。原因:a)骨折本身造成的关节软骨损坏,关节面粉碎不能复位;b)固定不牢,后期塌陷。措施:a)术中解剖复位,恢复距下关节面,而且要恢复跟骨的高度、宽度、长度及Bhler′s角和Gissane角;b)塌陷骨缺损处植骨,牢固固定;c)术后根据骨折愈合程度,逐渐负重。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和预后还面临很多问题,如何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仍是我们继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铁良,于建华.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2):117120.
[2]武勇,杨明辉,王金辉,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2):788791.
[3]俞光荣,梅炯,朱辉.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研治及其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5):273275.
[4]Sanders R,Fortin P,Dispaskuale T,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in 120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nl fractures.Results using a prognostic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lassification[J].Clin orthop,1993,(290):8195.
[5]Paul M,Peter R,Hoffmeyer P.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m.A review of 70 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Br],2004,26(8):11421145.
[6]Benirschke SK.Sangeoran BJ.Exten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切口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的动力化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