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 |
|
17分为良,12~14分为可,<12分为差。本组优9 例,良6 例,可2 例,差1 例。
3 讨 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髋臼骨折大多由直接暴力、高能量创伤所致。合并伤多,应急诊纠正髋脱位,采用临时固定以减轻疼痛,持续骨牵引防止股骨头受顶压,造成关节软骨面继发损伤。最佳手术时机为伤后3~7 d,超过3周不易达到满意复位[1],且手术难度增大,出血多。宁光刚等[2]对36 例患者术后随访,3周内手术者骨折复位满意率为85.2%,超过3周者为54.5%。
3.2 手术入路的选择 复杂的髋臼骨折,由高能量外力损伤所致,而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复位质量和术后功能恢复的保证。本组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和分型来确定理想的入路类型。后壁、后柱骨折选用KL入路;前柱、前壁骨折选用髂腹股沟入路;双柱、T型、前柱骨折,选用延长髂股入路。移位明显双柱骨折宜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该入路有异位骨化率高、易损伤坐骨神经等缺点。近年来,Matta和Stockleetal应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有选择地替代骨盆外入路治疗双柱骨折获得良好效果,该入路具有臀肌未剥离、术后恢复快、无异位骨化、不切开关节囊、易于显露和固定髋臼延伸段骨折等优点。
3.3 复位与固定 本组对有软组织附着的前后壁骨块采用拉力螺钉固定,对较大的骨块采用2枚拉力螺钉固定,以防止旋转,尽量不游离以保护血供。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骨折碎块逐个复位,以克氏针临时固定,采用重建钢板与拉力螺钉及克氏针联合固定。术中需注意髋臼周围螺钉方向,避免螺钉进入髋臼内。固定后活动髋关节,仔细体会有无异常响动或阻挡感,以判定内固定物是否进入关节内[3]。
【参考文献】 [1]杜敦进,张鹏程,王世松,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17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10):10291030.
[2]宁光刚,于建华,张铁良.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05,8(5):431433.
[3]杨震龙,马梦昆.手术治疗18例复杂髋臼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1,4(3):21821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支持钢板固定植骨结合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2008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科新进展论坛 会议纪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