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3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施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通过对手术创伤、内固定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探讨该内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23 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牢固,均未发生软组织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内固定效果可靠、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空心加压螺钉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见于轻微创伤后的老年人及遭受高能量创伤的中青年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是获得一个稳定、对位良好、活动正常且无痛的关节,最大限度的减少膝关节周围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期以来,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我们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3 例,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 例,其中男性16 例,女性7 例,年龄22~50 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9 例,坠落伤3 例,重物砸伤1 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7 例,Ⅱ型4 例,Ⅲ型3 例,Ⅳ型4 例,Ⅴ型2 例,Ⅵ型3 例。所有病例均使用6.5 mm空心加压螺钉固定。
1.2 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1.2.1 适应证 本法适用于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的所有类型。但对V型、Ⅵ型骨折术前均行跟骨牵引,以恢复肢体力线并尽可能使骨折对位改善后再行手术。
1.2.2 手术时机 该类损伤往往伴有较重的皮肤、软组织损伤,必须在损伤的软组织得到良好的恢复之后再施行手术。刘一等[1]提出局部软组织条件应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标志。我们选择在伤后10~14 d进行手术,合并小腿骨筋膜室高压及血管损伤、开放性损伤者急诊手术。
1.3 手术方法
1.3.1 切口选择 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切口从髌骨外缘3 cm开始,经腓骨小头上约1 cm弧形至胫骨结节外缘并向下沿胫骨嵴外侧延伸,长度视手术需要而定。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切口从髌骨内侧缘3 cm开始,弧形至胫骨结节内缘并向下沿胫骨嵴内侧延伸,长度视手术需要而定。双髁骨折:采用膝外侧S形切口,从外侧副韧带起经腓骨小头至胫骨结节内缘。切开部分关节囊,从半月板下进入膝关节,向上拉开半月板,膝关节屈曲并适当内外翻,暴露塌陷关节面,直视下手术。
1.3.2 复位、植骨与固定 骨折复位通过牵引及撬拨实现。显露骨折后,首先行纵向牵引,使膝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间接牵引移位的骨折块,纠正肢体力线,恢复正常关节间隙。亦可采用与暴力作用相反方向的侧向牵引使骨折块复位。在牵引时于移位骨块的关节面下约1~2 cm处平行于关节面钉入空心钉导针,在牵引过程中使用导针撬拨骨块使其复位。对无关节面塌陷者,此时将导针穿过骨折线直至平台对侧皮质,选择适合长度的空心钉沿导针旋入即完成第1枚空心钉固定。对塌陷严重者,在塌陷平台下方约3 cm骨皮质处开一骨窗,宽度与塌陷关节面的宽度相当,通过该骨窗用骨膜起子将塌陷的平台撬起复位,取相同大小的带双层皮质骨的髂骨从骨窗植入,此时再将导针穿过骨折线,同法完成首枚螺钉固定。再于同平面旋入1~2枚空心钉,形成“竹排”样固定,骨折固定即完成。对于部分Ⅵ型骨折,其干骺端可同时使[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股骨颈骨折微创治疗36 例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支持钢板固定植骨结合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