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颈骨折微创治疗36 例体会 |
|
【关键词】 骨折
我院从2001年至今采用C型臂X线机监视下闭合复位经皮AO纯钛中空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6 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 例,男24 例,女12 例;年龄36~72 岁,平均52 岁。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6 例,经股骨颈型17 例,基底型13 例。按Garden分型,Ⅰ型8 例,Ⅱ型22 例,Ⅲ型6 例,合并内科疾病8 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2 h~11 d。
1.2 治疗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在骨科牵引床上将患肢固定于外展约20°~30°,内旋15°位,牵引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下证实骨折复位满意后,即Garden指数155°~180°。在大粗隆下2~3 cm处选择最佳的进针点经皮与股骨颈平行向股骨头钻入1枚导针且与股骨颈轴线及前倾角平行。利用平行导向器将其余2枚导针打入,3枚钉成平行三角形分布。再次证实位置良好后,沿导针纵形切开皮肤1 cm,在套管保护下进行扩孔,选择适当长度的AO纯钛中空螺钉旋入,并确保螺钉头端位于关节面下1 cm左右。老年病人多骨质疏松,适当加压即可,并酌情使用螺钉垫圈,拔除导针后,冲洗并关闭切口。术中平均失血约20 mL。术时0.5~1.5 h,平均45 min。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轻度外展中立位,穿防旋鞋。应用抗生素3~7 d。1周后,在床上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4周后依据患者病情拄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半年内每月复查X线片一次,半年后3个月复查X线片一次。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
2 结 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年,无一例出现感染、断钉、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术后4 例1年半左右出现股骨头坏死,后行髋关节置换。2 例骨不愈合。其中GardenⅢ型1 例因严重骨质疏松,且早期负重致针头切割骨质,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针头于股骨头关节面外上方突出,手术失败。因高龄,病人放弃治疗。临床结果判定采用沈侠等[1]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评定标准,优16 例,良12 例,中6 例,差2 例。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后局部存在血供差,剪应力大,骨折愈合能力差的特点,老年人常合并有骨质疏松和其他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故而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的多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早已被广泛认可。病人术后早期可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致死的可能。我们对36 例总结认为,将GardenⅠ、Ⅱ型及65 岁以下的GardenⅢ型骨折作为适应证标准是可行的。超过此标准及头下型骨折、骨质疏松严重者宜推荐进行关节置换。
3.1 手术优点 a)手术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对患者脏器干扰少,骨折愈合率高;b)手术器械设计合理,配套使用,定位准确,3枚螺钉平行成三角形拧入,把持力强,使骨折面应力均匀一致,拧紧后骨折面可获得足够的加压和稳定,有较高的抗剪、抗弯、抗扭转力,促进骨折愈合[2];c)空心加压螺纹钉的中空结构,对股骨头具有减压作用,减少术后感染、骨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d)螺钉为纯钛制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如无松动、感染,无需取钉,既减轻了医疗费用,又避免了二次手术痛苦,可随时行MRI检查,了解股骨头的血运情况,较早地发现股骨头[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