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骨折合并四肢瘫的呼吸道管理 |
|
【关键词】 颈椎骨折合并四肢瘫 呼吸道管理
外伤性颈椎骨折常合并颈髓损伤,不仅引起四肢瘫痪,还会导致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对于此类病人围手术期良好的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颈椎骨折脱位伴四肢瘫病人(颈髓损伤患者双下肢及双上肢均瘫痪,称为四肢瘫[1])52 例,实施系统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52 例外伤性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致四肢瘫的病人,其中男36 例,女16 例,年龄最小24 岁,最大72 岁,平均48 岁。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1997年修订的脊髓损伤分级[2],A级18 例,B级13 例,C级11 例,D级10 例。损伤节段:C3~4节段6 例,C4~5节段15 例,C5~T1节段31 例。合并呼吸衰竭者15 例,合并肺部感染者12 例。行气管插管6 例,气管切开9 例。住院天数最短18 d,最长190 d。入院时病人神志清楚。
2 结 果
52 例患者中40 例手术治疗,12 例行牵引治疗(7 例颅骨牵引,5 例枕颌带牵引)。15 例呼吸衰竭中6 例予气管插管,最短2 d,最长4 d拔管。9 例气管切开患者,最短5 d,最长26 d拔管。单纯肺部感染者12 例,最短7 d,最长22 d控制感染,无一例死亡。
3 护 理
外伤性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致四肢瘫痪的病人由于呼吸肌瘫痪,病人胸式呼吸减弱、咳嗽无力、痰液增多、易并发肺炎和肺不张、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因此对此类病人护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排痰,锻炼腹式呼吸,预防肺炎和肺不张,积极治疗呼吸衰竭。
3.1 呼吸衰竭的呼吸道管理 呼吸衰竭的诊断: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无力,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血气分析动脉PaO2低于8.0 kPa(60 mmHg),合并呼吸道阻塞时,PaO2低于6.7 kPa(50 mmHg)。本组呼吸衰竭15 例。这类病人的呼吸道处理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部通气。立即予气管插管(本组6 例),估计短期内病人不能恢复自主呼吸者,给予气管切开(本组9 例),并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主要护理措施为以下几条。
3.1.1 呼吸机的管理 呼吸机频率12~16次/min,潮气量8~12 mL/kg,吸氧浓度80%,平稳后改50%,半小时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各参数。15 例患者应用人工呼吸机2~21 d,平均15 d,其间检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当自主呼吸有力,血气分析达到安全水平即可逐步撤机,能自主咳嗽排痰时予拔管。拔管前先部分、后全部堵管,24~48 h后无呼吸困难拔管。本组最短5 d,最长26 d拔管。
3.1.2 及时有效的吸痰 此类病人呼吸道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排痰。本组15 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呼吸道分泌物多少均及时予吸痰,并与翻身、拍背及稀化痰液相结合。沿内套管壁缓缓滴入气管内稀化液(0.45%[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骨折不愈合的医源性因素 下一个医学论文: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胸段脊柱结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