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 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
|
【摘要】 目的 对移位复杂的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方法,探讨提高髋臼骨折复位质量的方法,制定对移位复杂的髋臼骨折的治疗程序。方法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96 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本文通过对本组患者的随访结果,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96 例平均随访18个月,采用美国矫形外科医生学会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和Matta标准进行评定,优72 例(75%),良18 例(18.75%),可6 例(6.25%)。结论 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采取合适的内固定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医师的经验、内固定的选择、骨折的类型、手术的时机和切口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手术后的疗效。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诊断 手术 治疗
髋臼骨折发生率相对较低(0.03‰),但骨折的机制和类型复杂,这与髋臼的解剖结构和外界暴力方向有关[1]。对于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以获得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但在临床中发现髋臼骨折的治疗很难,主要原因是髋臼的复杂解剖结构所致。这类骨折较其他骨折分类难、选择手术入路难、手术复位复杂、内固定运用技术高和术后并发症严重。随着对其分类、入路、内固定应用的研究深入和CT等高技术的应用,己经为临床处理此类骨折提供了导向,只要综合熟练的掌握了其各方面的特点,就一定能减少并发症,得到满意的临床结果。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对96 例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基本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6 例,其中男72 例,女24 例;年龄23~60 岁,平均39.9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8 例,高处坠落伤48 例,重物砸伤10 例。合并休克4 例,内脏损伤6 例,脑外伤10 例,四肢、脊柱骨折14 例,坐骨神经损伤12 例。本组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行髋关节三位片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骨折患者,给予CT检查和三维重建;对于合并其他外伤的病人行相关检查。
骨折类型按JudetLetournel[2]提出的分类方法分类,本组96 例病例中,前壁骨折14 例,前柱骨折10 例,后柱骨折10 例,双柱骨折18 例,后壁骨折16 例,后壁加后柱骨折10 例,“T”形骨折8 例,横行骨折10 例。16 例合并股骨头后脱位,10 例合并中心型脱位。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全麻,采用患侧向上侧卧位消毒铺巾,斜仰卧位进行前路手术,斜俯位进行后路手术,即“漂浮”体位。
本组36 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38 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22 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见表1)。
表1 Letournel分类和手术入路(例)
骨折类型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后联合入路后壁骨折1600后柱骨折1000前壁骨折0140前柱骨折0100横行骨折064双柱骨折0810后壁加后柱骨折1000“T”形骨折008
1.3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负压引流24~48 h,抗生素持续应用3~5 d,术后2~3 d开始髋关节被动运动。除部分后脱位、股骨头骨折及负重区关节内软骨下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皮牵引2~4周外,其余患者术后根据愈合情况4[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下一个医学论文: 骨折不愈合的医源性因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