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
|
;Merle D′Aubignc评分标准
评分 疼 痛 活动幅度 行走情况0持续剧烈疼痛髋关节强直在畸形位卧床(不能行走)1疼痛影响睡眠髋关节强直在功能位用拐杖能走几走2活动时痛屈45°以内,可少许外展行走时间、距离明显受限,主要在室内行走3疼痛可忍受允许一定的活动屈曲40°~60°用手杖行走不足1 h,不用手杖行走困难4活动时疼痛,休息后消失屈60°~80°,可系鞋带用手杖行走1 h以上,不用手杖可短距离行走5偶有轻度疼痛屈80°~90°,外展25°行走不用手杖,轻度跛行6无痛屈90°以上,外展40°步行正常
3 结 果
35 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限12~40个月,平均2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Merle D′Aubignc评分标准,17~18分为优,13~16分为良,9~12分为中,8分以下为差。髋关节功能恢复:优18 例(51.4%),良10 例(28.5%),中5 例(14.3%),差2 例(5.7%)。1 例骨折不愈合,髋关节功能为差。2 例空心钉少许退出,髋关节功能为良。7 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中1 例髋关节功能为差,3 例中,2 例良,1 例优。
4 讨 论
由于股骨颈解剖、生理的特殊性,骨折治疗后的并发症较多,主要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目前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但都有一定缺陷,可产生并发症的因素亦较多。但我们认为医师可人为干扰降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早期无创解剖复位、牢固的内固定、合适的术后负重时间和髋关节功能锻炼。
关于受伤至手术间隔,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股骨颈骨折后6~8 d内手术能减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晚期塌陷的发生[3]。毛玉江等[4]统计小于60 岁病人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为34.5%,骨折不愈合率为4.3%。唐光平[5]统计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7.7%,骨折不愈合率为6.4%。本组35 例经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为20.0%,骨折不愈合率为2.8%,均低于上述报告,疗效较好。这也证实了Donald等[6]提出因为股骨头可因骨折及错位而产生相应缺血,所以内固定术应当视为骨科较为急症的手术。在高危人群中(年龄低于50 岁,包括小儿),应争取在8 h之内完成手术,这样会取得较好效果。
3枚空心钉的“△”分布与骨折处压应力、拉应力及股骨颈骨小梁排列一致,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构成了整体的框架结构。其防旋能力强,空心钉体积小、占位少,对股骨颈骨折再损伤小,而连接控制面积大,整体性好,是股骨颈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7]。有时股骨颈横断面较小或手术操作困难,不能行3枚空心钉内固定,可用2枚空心钉内固定,但骨折处抗压应力、拉应力、张应力和防旋转能力将减弱。
只要熟悉解剖部位,掌握进钉位置及方向,空心钉内固定安全、可靠。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好、损伤小、方法易于掌握,术后缩短卧床时间,明显降低了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医院只要有C型臂X线机,即可实施手术,故此方法值得推广,将是股骨颈骨折治疗上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58.
[2]张波,潘显明,权毅,等.三种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及生物力学分析[J].西南国防医学,2002,12(3):210.
[3]Bachiller FG,Caballer AP,Portal LF.Avascular necrosis&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DRFS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内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