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触式激光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
|
bsp;结 果
参考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术前症状缓解,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功能恢复,并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良:术前症状部分缓解,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和神经功能部分改善,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差: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有关体征无改善。随访时间4个月~5年,优185 例,良39 例,差11 例,优良率95.3%。
3 讨 论
3.1 接触式激光刀的特点及治疗机理 SLTTouch接触式激光系统吸收了CO2激光、传统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亚离子激光、KTP激光、钬激光等各种非接触式激光的优点,达到精确切割、汽化、凝固、止血,周围组织创伤小于0.5 mm,彻底改进了非接触式在手术时不易控制的缺点,使得PLDD技术更完美、更安全。
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机制目前认为,一是突出的髓核对脊髓或神经根压迫,二是与椎间盘内压力增高有关。牵引治疗可以使椎间隙增大、关节突关节拉开、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还纳,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对应关系使症状缓解,但易复发。传统手术治疗可以直接摘除髓核达到治疗效果,但创伤大,恢复慢,治疗费用高,常遗留脊柱不稳,神经根粘连等后遗症。PLDD技术通过激光汽化椎间盘组织,可以显著降低椎间盘内压,减少突出部分的椎间盘内容,改变髓核的突出方向而达到治疗效果。
3.2 PLDD与传统技术比较 a)部分病人虽可经保守治疗而缓解,但治疗周期较长,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致病因素,易复发;b)经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椎间开窗等入路行间盘摘除,可达到神经根松解和减压的目的,但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易出现腰椎不稳、瘢痕粘连所致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并发症;c)腰椎间盘镜切口偏大,3 cm左右,且侵犯椎管,解剖复杂,易损伤神经根或脊髓,不适合颈、胸椎间盘突出手术;d)胶原酶溶核术风险性及治疗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且较重;e)非接触式激光系统不能进行精确切割、汽化、凝固、止血,对周围组织创伤较大,不易控制;f)接触式激光系统则能精确切割、汽化、凝固、止血,对周围组织创伤小于0.5 mm,彻底改进了非接触式激光手术时不易控制的缺点,使得PLDD技术更完美、更安全。
3.3 PLDD适应证 PLDD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a)颈肩痛伴上肢放射痛,或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腿痛比腰痛更剧烈;b)上肢或下肢感觉与运动障碍;c)脊神经受压,体征阳性,如直腿抬高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d)CT或MRI等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且证实为单纯性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或尽管伴有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或关节突增生,但确诊为椎间盘突出是主要压迫因素;e)经保守治疗6周,疗效不佳,或病史虽短,但痛苦大,患者要求治疗者。一般急性疼痛者效果较好。
3.4 手术注意事项
3.4.1 适应证的控制 PLDD仅适用于不伴有骨性椎管狭窄的椎间盘膨出、突出者。对椎间盘突出较大,伴椎间盘或后纵韧带钙化,或伴明显椎管狭窄,颈腰椎不稳者效果较差。但PLDD可解除椎间盘因素导致的症状,且可以减少镇痛剂药量及其他镇痛措施。进一步的改进方法是利用重叠疗法,即PLDD治疗后,盘内注射胶原酶或盘外溶盘或射频消融技术可提高疗效。
3.4.2 能量的控制 汽化椎间盘的激光能量勿过大,否则可能损伤终板而引起术后不适,甚至造成毗邻的脊髓或神经根损伤。
3.4.3 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PLDD技术成熟,效果肯定,穿刺径路解剖非常恒定,十分安全。在L5~S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青少年股骨髁部骨骺损伤的手术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