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与保守治疗的比较 |
|
【摘要】 目的 评价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与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5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 “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的特点,适合用于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长时间外固定常引起腕关节僵硬、骨关节炎、顽固性腕痛等并发症[2]。我们对2005年4月至2007年1月所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T”形锁定加压钢板(Tshaped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TLCP)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者疗效,从而为该类型骨折患者科学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 例,男49 例,女76 例;平均71 岁(61~82 岁)。致伤原因:摔倒上肢撑地伤82 例,交通伤39 例,打击伤4 例。骨折AO分型,B1型15 例,B2型20 例,B3型23 例,C1型31 例,C2型29 例,C3型7 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TLCP内固定组(A组)和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组(B组)。A组65 例,其中男29 例,女36 例;骨折分型,B1型6 例,B2型9 例,B3型10 例,C1型20 例,C2型14 例,C3型6 例。B组60 例,其中男20 例,女40 例;骨折分型:B1型9 例,B2型11 例,B3型13 例,C1型11 例,C2型15 例,C3型1 例。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采用臂丛麻醉,取桡骨远端掌侧入路,在掌长肌与正中神经之间进入,将正中神经牵向桡侧以保护鱼际感觉支和桡侧腕屈肌及桡动脉,切开旋前方肌至桡骨掌侧,切开关节囊,显露桡腕关节面。直视下复位骨折,恢复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克氏针临时固定,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选择长度合适的TLCP置入桡骨远端掌侧,距桡腕关节面近侧2~3 mm,透视明确骨折复位情况,序列打入锁定螺钉。根据术中内固定牢固程度决定是否用石膏外固定,如需固定,时间不超过2周。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治疗,鼓励患者行屈、伸指练习以利消肿,腕关节主动、被动活动相结合,循序渐进。
B组:血肿内麻醉,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术后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指导患者积极手指屈伸功能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情况,4~6周拆除石膏或夹板,鼓励患者积极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2 结 果
本组125 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复查结果显示:A组骨折全部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和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B组8 例发生骨折再移位,5 例畸形愈合。按照Dienst等[3]功能评估标准,A组优38 例,良24 例,可3 例,优良率为95.39%;B组优13&[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延胡索中紫堇碱标准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微创髓内钉固定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