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11.0 (C-4), 124.0 (C-12), 128.5, 128.4, 128.2 (C-4a, -14a, -8a), 134.8 (C-12a), 144.7 (C-10), 147.0 (C-2), 147.5 (C-3), 150.0 (C-9)。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报道[5]的一致,故鉴定为紫堇碱。 2.5 延胡索中紫堇碱的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实验 照“分析HPLC色谱条件”,样品的理论塔板数均大于10 000,分离度均大于4.0。结果见图2。
2.5.2 供试品的制备 取延胡索粗粉约1 g,精密称定,至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70%的乙醇30.00 ml,称重,40 ℃超声提取1 h,取出,补足减失重量,冷却,滤过,取续滤液10.00 ml,回收乙醇,流动相定容至10.00 ml,过0.45 μm滤膜,备用。
2.5.3 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称取紫堇碱对照品0.016 4 g于50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得对照品储备液。取5.00 ml对照品储备液于25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得质量浓度为65.6 μg·ml-1的对照品标准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标准溶液2,4,8,12,16,20 μl注入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 (Y),紫堇碱的进样量为横坐标 (X),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 = 942.131 6X + 0.293 7,r=0.999 997,样品在0.131 2~1.131 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4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标准溶液8 μl,照前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测得紫堇碱峰面积的RSD为0.25%,表明测定仪器精密度良好。
2.5.5 稳定性实验 将同一份供
试品溶液放置0,2,4,8 h后,照前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测得紫堇碱在8 h内峰面积的RSD为0.21%,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 h内稳定性良好。 2.5.6 重复性实验 取同一批样品,按“2.5.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按前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测得延胡索中紫堇碱含量平均值为0.977 8 mg·g-1,RSD为0.41 %,表明测定方法重复性良好。
2.5.7 回收率实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约0.5 g,共9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紫堇碱对照品,按“2.5.2”项下方法制备,按前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测得紫堇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19%,RSD为2.25%(n = 9),表明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结果见表1。
表1 回收率实验(略)
图1对照品的色谱图(略)
图2样品的色谱图(略)
3 讨论
延胡索生物碱类大部分属于小檗碱或原小檗碱型,它们性质相差较小,极性相近,利用常规的分离方法很难得到高纯度的单体,而高效液相色谱具有柱效高、操作简单、分离出来的化学单体纯度高的特点。我们在利用常规的分离方法制备高纯度的紫堇碱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尝试用半制备高效液相来制备紫堇碱单体,结果发现效率高,成本低,适合紫堇碱对照品的大量制备。
延胡索总生物碱在酸水或乙醇中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对于其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文献报道以回流法为多[6],但此法整个工艺耗时较长,提取率较低。另有文献报道,以氨-乙醚为溶剂,采用超声、冷浸、回流3种方法提取延胡索,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方法含量高,操作简便。本实验中,紫堇碱的含量测定采用30倍量70%的乙醇40 ℃超声提取1 h,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分离度已达到要求。而在制备色谱中,采用乙醚进一步萃取纯化,提高了制备效率。
【参考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