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
|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单边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过程,探索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26 例,随访8~24个月,平均12.3个月。结果 该组治疗病人骨折获得了解剖复位及早期固定,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切口感染率低。结论 单边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目前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较佳方法。
【关键词】 单边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Pilon骨折
自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笔者采用超踝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26 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 例病人,男21 例,女5 例;年龄26~54 岁,平均36.2 岁。按RüediAllgower分型[1],Ⅱ型10 例,Ⅲ型16 例。开放性12 例,闭合性14性。按照TscherneGotzen分度[2],开放性Ⅰ度8 例,Ⅱ度4 例;闭合性Ⅰ度9 例,Ⅱ度5 例。
1.2 手术时机 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关闭伤口,有骨外露尽早采用皮瓣移位覆盖创口。由于临床软组织损伤表现滞后,笔者在手术时机上多采用谨慎方法,创伤后7~10 d再行手术治疗[3],对于软组织损伤较重者延长至10~14 d。
1.2.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人运用Orthofix超踝带铰链单边外固定支架。首先在C型臂透视下先闭合于跟、距骨及胫骨干穿入外固定支架固定钉,安装超踝单边外固定支架,并作撑开复位,C型臂透视下观察踝关节间隙恢复正常,骨折对线好后,在C可以看到腓骨或外踝骨折亦得到一定的复位。Pilon骨折常伴有腓骨远端或外踝骨折,先在腓骨或外踝骨折外作纵行切口,将腓骨或外踝 骨折复位,根据腓骨或外踝复位后用重建钢板固定,再在C型臂透视下作小切口,分别复位下端关节面的骨折。螺钉固定骨折。本组中有4 例运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关节骨折,骨折固定亦佳,如有骨缺损植骨填塞,C型臂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置患肢于功能位并锁紧外固定支架各连接关节。
1.2.3 术后处理 患肢抬高,术后4周可松开踝关节活动铰链,作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摄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负重行走。术后8~12周将外固定支架改为动力固定,逐渐增加负重至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后随访4~6个月观察踝关节功能情况。
2 结 果
本组随访8~24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3.6±2.3)周。1 例开放性伤口发生感染,经治疗伤口愈合未发生骨髓炎。2 例钉道感染,经碘伏经常擦洗,保持钉道引流通畅至拆除外固定支架未发生骨及深部组织感染。根据AOFAS Pilon骨折评分标准[4]进行评价,优19 例,良3 例,可2 例,差2 例,优良率为84.6%。典型病例图片见图1~2。
3 讨 论
Pilon骨折是1911年法国放射科医生Etienne Destot第一次命名,认为这类骨折不适于手术治疗,难度并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未认清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1969年Rüedi和Allgower[1]对84 例[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经皮微创非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微创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32 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