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微创非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微创技术非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 例各种类型胫骨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技术非锁定钢板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 22 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按JohnerWruhs评分法,优16 例,良3 例,中3 例,差0 例,优良率86.4%。结论 经皮微创非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胫骨骨折;内固定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经皮微创技术非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22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2 例,其中男13 例,女9 例;年龄20~62 岁,平均37 岁。交通伤14 例,坠落伤2 例,重物砸伤2 例,生活致伤4 例。闭合骨折14 例,开放骨折8 例(GustiloAnderson分类Ⅰ型3 例,Ⅱ型4 例,ⅢA型1 例)。左13 例,右9 例。按AO/ASIF分类A1型4 例,A2型2 例,A3型3 例,B1型2 例,B2型3 例,B3型2 例,C1型4 例,C2型1 例,C3型1 例。胫骨上段骨折3 例,中段骨折3 例,下段骨折10 例,远端骨折6 例。其中1 例为闭合胫骨髓内钉失败后改行经皮钢板固定,3 例一期植入自体髂骨,6 例腓骨骨折同时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1 例合并膝关节脱位、上胫腓分离同时手术,2 例合并后踝骨折予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
1.2 手术方法 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持续性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不用止血带,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手法复位,主要目的是恢复下肢力线、长度、对位及纠正旋转畸形。如骨折累及关节面,应注意恢复关节面平整(见图1~3)。如手法复位或维持骨折困难,必要时结合克氏针、点状复位钳经皮辅助复位或临时固定,但其应避免影响钢板置入。如同时合并腓骨骨折,必要时先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以恢复下肢长度。根据骨折位置选择钢板。一般上段骨折予以高尔夫形钢板固定,中下段骨折予以胫骨LCDCP钢板固定,下段及远端骨折予以解剖形支持钢板固定(见图1~3)。根据X线片、C臂机透视决定选用钢板长度、预弯弧度及入口处位置。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及软组织条件选用钢板插入部位,可选用自近侧向远侧或远侧向近侧插入。一般采用内侧小切口植入钢板,入口处作长2~3 cm左右纵行或弧形切口(见图3)达骨膜外,于骨膜外深筋膜下潜行钝性剥离形成隧道,插入预弯好的钢板,入口处可拧入2枚或多枚螺钉(胫骨远端或远端解剖型钢板),于皮肤外选用相同型号钢板作模板,根据模板上螺孔位置定位钢板相应螺钉孔的位置,必要时可再结合细克氏针经皮刺入,进一步精确定位。于相对应位置处作0.3~1.0 cm左右小切口(见图4),在导钻及保护下钻孔攻丝,每个切口可拧入1~2枚螺钉。必要时可采用前外侧切口植入钢板螺钉,但采用前外侧置入钢板时因局部肌肉组织较多,可于远侧作一3.0 cm左右切口,一般可经此切口拧入3枚螺钉。术后不放引流,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予以外固定。术后3~5 d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部分负重功能锻炼。
2 结 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2个月。术中出血5~300 mL,平均87 mL,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68 mi[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