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总有效率96.3%。宿广峰[11]用温阳散结组成阳和消块汤治疗70例,并通过临床研究表明,阳和消块汤能降低血浆E2,PRL水平,提高LH,P,T的水平,使失调的性激素趋于平衡,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4.1.2 月经周期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体内各激素水平也相应发生变化。故近几年有人提倡按月经周期治疗本病。蒋惠贞[12]将乳腺增生病分4期治疗,增殖期活血止血、清热养阴;分泌期软坚散结;月经前期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月经期因乳腺增生患者月经不调,该期含月经早期和修复期两阶段。根据月经早期患者有月经前期表现,故可给予月经前期方药治疗;月经末期患者常见于增殖表现,故可给予增殖期方药治疗。以3个月为1个疗程。
4.2 中医外治法针对乳腺增生病患者以局部症状和体征为主的特点,采用外用药治疗能直达病所,局部血药浓度易达高峰,故也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连娜等[13]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和当今世界先进的透皮、缓释、长效制剂技术精制
成有舒肝理气、活血散结、消肿止痛功效的乳康贴(药物组成:丹参15 g,益母草、郁金、莪术、乳香、没药、元胡各10 g,橘核、王不留行、丁香、川楝子、皂角刺各12 g,细辛、麝香各5 g,冰片3 g),选用神阙穴加痛点外贴治疗,每2天更换1次,连续用药4周为1疗程,共治疗70例,痊愈10例,占14.29%;显效26例,占37.14%;有效30例,占42.86%;无效4例,占5.71%;总有效率94.29%。李加坤[14]以乳痛灵贴膏(生川乌、生草乌、细辛、白芷、山柰、川芎,樟脑、肉桂以5∶5∶5∶20∶20∶15∶1∶9比例配比制成)治疗小叶增生120例,显效81例,好转21例,无效18例,显效率67.50%。高美荣等[15]以药磁乳罩治疗乳腺增生96例,1个月为1个疗程,治愈26例,显效32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67%。 4.3 针灸治疗 中医的针灸疗法简单、经济、无副作用,其中包括针刺、耳压、穴位注射、埋针、灸法、射频温控电热针、经络导平仪等。文献报道,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针灸对乳腺增生病确有一定疗效。张秀花[16]用围刺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40例,疗效满意。刘丽军等[17]以电针治疗70例,月经周期正常者用择日电针法,于月经周期后第6 ~8 天,13 ~15天,22~27天为最佳治疗时间,月经周期异常者用常规电针法,1次/d,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 d,结果治愈41例,占58.56 %;显效16例,占22.86 %;有效10例,占14.29 %;无效3例,占4.29 %。孙氏[18]用1. 0~1.2 mm粗针从身柱穴透至至阳穴,治疗38例,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21例。陈氏[19]用温针灸法取膻中、乳根等穴,治疗100例,痊愈68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4.4 中西医药合用据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多以某基本方加减,配合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B或激素等,取得了较为满意之疗效。陈凤军等[20]认为本病皆为肝脾郁结,气血郁阻所致,以当归、柴胡各12 g,白术、红参各15 g,扁豆20 g,黄芪90 g,夏枯草10 g等为主水煎服,并予以精制红花注射液,加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后于双肩井、膻中、双胆俞、双阴谷进行穴位封闭,每间隔3日封闭1次,3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5~7 d。间隔期给予黄体酮片2次/d,5 mg/次,口服。治疗96例,总有效率为96.83%,而未加穴封疗效为91.9%,比原来提高近5%;刘庆珍等[21]采用小金丸1.2 g/次,2次/d,联合他莫昔芬20 mg/次、甲基睾丸素10 mg/次,1次/d。连服15 d,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连服1~3个月。治疗188例,痊愈103例,有效77例,总有效率为96%。尹爱武等[22]予以他莫昔芬片10 mg/次,2次/d,1个月后改为10 mg/次,1次/d,维持2个月为1疗程,配合乳癖消糖衣片口服,5~6片/次,3次/d。治疗90例,痊愈40例,显效40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91.1%。周虎等[23]以自拟乳消美(柴胡、当归、昆布10 g,白芍药、王不留行、玫瑰花、女贞子、墨旱莲各15g,生麦芽50 g,生牡蛎40 g)配合口服西药三苯氧胺100 g,2次/d。治疗乳腺增生120例,总有效率87.7%。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有了较大发展,治疗方法多样,以辨证论治或基本方随证加减为主,均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