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表1 各组大鼠头针治疗前、中、后心率则定结果比较 (略) 表2 头针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 (略)3 讨论
心律失常发生的病因较复杂,它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心脏兴奋功能活动异常而导致心脏搏动频率异常或节律异常,从发生机制上来说,心脏电生理机制的改变与神经因素的参与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细胞电生理研究显示,氯化钡具有抑制窦房结自律性作用,产生早期后去极及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Ba 2+ 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心电图表现有室性早搏,短暂的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其发生机制也可能与晚期后去极和自律性增高等因素有关 [4] 。本实验采用静脉注射氯化钡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在诱发大鼠稳定性心
动过速的模型上进行。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较多,并且对本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资料表明,针刺对处于异常状态的心血管活动有着较明显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的神经、体液因素相关 [5] 。文献报道显示,电针刺激某些穴位,可使脑内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区域及脑脊液内阿片肽含量增加 [6] ;也有文献报道,中枢内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可降低心率和动脉血压,并伴有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及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7] 。但头针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研究较为少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说:“十二经脉,二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头为神明之府,诸阳之会,五脏六腑
的功能与脑的功能关系密切,通过针刺头皮特定部位可有效地防治疾病。在头针疗法中,头皮“额旁1线”区域是自主神经、内脏系统的功能集中部位,与心血管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刺这些部位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电图,并可调整心率 [8] 。本实验研究用针刺头皮“额旁1线”区域,观察头针对以氯化钡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影 响。结果表明,对氯化钡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室性心动过速、动脉血压的升高,头针电刺激对其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头针大鼠“额旁1线”区域有显著的降低心率和降血压效应。头针抗氯化钡诱发的心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影响支配心脏的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功能活动状态,实现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本文结果显示,头皮“额旁1线”区域与心血管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头针电刺激该部位可通过头皮经穴—心脏相关系统的作用来实现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至于头针对心律失常大鼠的降压和降心率作用具体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玉琛,隋速成,刘安才,等.针刺迎香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8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6,3(5):21-22.
相关文章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针治疗脑血管病后 苦参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钒酸盐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影响 中药烧伤膏对实验性烫伤的治疗作用 保心胶囊对实验性犬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 平头针脐静脉注射临床应用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施行护理 阿霉素前体脂质体对大鼠心肝毒性及对实 骨碎补总黄酮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 三甲益肝冲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脂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