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头针对实验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等研究 [1,2],但头针对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是人体功能联络调节系统;而头顶是经脉总汇之处,是人体精气汇聚的重要部位,头针的伏脏部位是内脏系统的功能集中区域,与心血管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在氯化钡诱发形成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上,电针刺激头皮“额旁1线”区域,观察头针对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影响,以期从机能分析的角度,探讨头区经穴与心脏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药物 水合氯醛(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氯化钡(开封东大化工试剂厂);肝素(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

1.2 实验仪器 G-6850电刺激仪(上海用电子仪器厂);SJ-42型四导生理记录仪(成都电子仪器厂);TCS-500型电子称(武汉电子称重仪器公司);BS200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WD-Ⅱ型恒温控制操作台(西安万东仪器公司)。

 1.3 心律失常大鼠模型的建立 [3] 根据徐淑云的造模方法,用10%水合氯醛(0.3g/kg)腹腔麻醉大鼠后,通过舌下静脉快速注射10%氯化钡(4mg/kg),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短暂或连续的室性心动过速等改变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时为造模成功,形成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后,用四导生理记录仪连续记录大鼠体表心电图(Ⅱ)和动脉血压。

1.4 头针电刺激方法 按“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方案”分区方法,在头皮双侧“额旁1线”区域取1.5寸针向下沿帽状腱膜下刺1.5cm,用G-6805治疗仪进行电针治疗,选用疏密波,时间间隔为1.9~2.0s,频率200次/min,强度为1~3V(以引起头部与治疗仪频率一致的轻微颤动为度),头针电刺激持续时间为30min,在测定心率和血压时暂停电刺激,停止电刺激后继续观察30min,并测定心率和血压。

1.5 动物分组及处理 健康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1)正常对照组:只记录心率和血压。(2)模型组:造模后,不予头针治疗。(3)头针组;造模后,用头针治疗。

1.6 心率和血压的测定方法 大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恒温控制操作台上。用针状电极入大鼠四肢皮下,按人体标准导联(Ⅱ)连接方法将心电图记录于四导生理仪上,观察大鼠心率的变化,取连续10个心电周期平均值计算心率(次/min)。剪开颈部皮肤,分离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用充满1%肝素的颈总动脉导管行左颈总脉插管,经压力换能器连接于四导生理记录仪上,引导和记录动脉血压,以舒张压+1/3脉压差为平均动脉压(kPa)。四导生理仪的走纸速度为50mm/s,灵敏度为20mm/mV,实验在室温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

1.7 实验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ˉx±s表示,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头针对心律失常大鼠心率的影响(见表1) 正常对照组大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心率在头针治疗前、中、后无显著性变化,造模后大鼠心率明显增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在观察期内心率未见恢复,头针组在针刺治疗中,心率开始下降,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针治疗后心率基本下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

2.2 头针对心律失常大鼠血压的影响(见表2)实验各组大鼠,连续观察动脉血压,正常对照组大鼠,在整个实验过程 中,血压在观察期内无显著性变化,大鼠在注射氯化钡造模后血压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在整个观察期内血压未见恢复,头针组在头针治疗15~20min时血压开始逐渐恢复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在随后的观察期内血压与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针治疗脑血管病后
    苦参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钒酸盐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影响
    中药烧伤膏对实验性烫伤的治疗作用
    保心胶囊对实验性犬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
    平头针脐静脉注射临床应用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施行护理
    阿霉素前体脂质体对大鼠心肝毒性及对实
    骨碎补总黄酮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
    三甲益肝冲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脂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