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小体恢复。好转:症状或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但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已减少,仍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经治疗无任何改善者。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间疗效比较 (例)(略)

经χ2检验,χ2=8.47,P<0.05,针药组与针刺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表明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比单纯针刺效果好。

4 典型病例

患者,26岁,未婚,业务员,主诉:排尿不畅,小便黄短,尿终滴出白色粘液5年,并伴腰部酸痛。劳则会阴部涩痛,放射至睾丸、小腹。查体:脉弦数,苔白腻,舌质红,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WBC:20~25个/HP,卵磷脂小体(+),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属下焦湿热型,伴气滞血瘀。采用上述针刺疗法,同时配合口服中药,方用萆分清饮加减,治疗2个月后,排尿通畅有力,腰酸乏力,头晕症状缓解,夜尿每晚减少至1~2次,复查前列腺液WBC:0~2个/HP,卵磷脂小体(+)。

5 讨论

前列腺解剖结构特殊,其导管细长、弯曲,开口处口径小,与尿道成直角或斜行向上进入尿道,有利于尿道病原菌进入腺体,不利于腺体炎性分泌物排出和引流,前列腺体感染后,部分腺管内有大量炎性分泌物存在。由于抗菌药物常不能充分穿透进入腺泡、腺管和分泌物中,致使前列腺组织内可能有少量细菌长期残留。虽然症状好转甚至消失,但若急于停药,感染易于复发,使其难以痊愈。中药及针灸的协同作用可解除炎症所引起的血管痉挛,使毛细血管网开放增多,改善微循环,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和吞噬细胞的功能,加快前列腺的物质代谢和细菌的排泄,促进炎症的吸收。同时也促进了坏死组织的修复和愈合,促时侧支循环的建立,抑制纤维母细胞的过多增生,防止合成过多的胶原组织形成粘连和疤痕。

中医将CP归纳在“淋浊”范畴,亦有将其归纳在“肾虚腰痛”、“阳痿”、“早泄”、“癃闭”等范畴。多因湿热内蕴,瘀滞下焦,肾精亏虚所致。故治疗应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为原则。针刺时选用肾俞、次、长强、关元、委中、足三里为主穴,以培补元气,通调水道;中极与太冲相配,疏足厥阴经和任脉经气的郁热,阴阳合于宗筋,故取归来为佐;阴陵泉、三阴交分利其湿热从水道而出,则局部胀痛之势可逐步消退;中极能理冲任而疏调下焦,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二穴能通调肝脾之气,奏行瘀化滞之功;合谷、三阴交可使气血下行而达经疏气解郁的目的;肾经合穴阴谷,配肾俞用补法以振奋肾经气机;取三焦俞及三 焦经之下合穴委阳以通调三焦气机;辅以任脉经穴气海以温补下焦,达到补肾气,调三焦的功效。根据辨证,患者配合服用相应的中药[1],临床观察表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因加减萆分清饮中萆、茯苓、车前子、黄柏、石菖蒲、金银花、泽泻、厚朴、防己有清热利湿,解毒化浊之功;加减补阳还五汤中当归、红花、桃仁、大黄、赤芍、元胡、王不留行、丹参、瓜蒌根、穿山甲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加减知柏地黄汤中知母、黄柏、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车前子、王不留行、金樱子可健脾益肾,推动膀胱的气化。

综上所述,针药结合可较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参考文献

1 江海身.前列宁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56例-附50例对照组观察.中国民间疗法,1996,(1):34.

作者单位:200030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部 

(收稿日期:2004-03-08)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自我暴露疗法结合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
    白芷细胞外21kD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
    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31例
    推拿松肌及整骨手法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
    浅论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康复模式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小叶增生症110例疗效
    酶免疫斑点法检测心肌抗体结合吸附试验
    全自动荧光标记DNA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