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中医药传入日本与朝鲜

步增多,朝鲜曾一度盛行僧侣医学。随后葛洪《肘后方》、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国养生法及炼丹、炼金术(朝鲜称之为“仙道术”)等也相继传入朝鲜。

  隋唐时期已有高丽、新罗学生来我国留学,因新罗等国不断派弟子来中国求学,所以朝鲜国内有许多制度和中国相似。如公元693年,新罗置医学博士2人,以中国医书《神农本草经》、《甲乙经》、《素问》、《针经》、《脉经》、《明堂经》、《难经》教授学生。

  到宋代,两国的医药交流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突出的是“三送”。

  一是送书。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和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曾两次赠送《太平圣惠方》给高丽。公元1091年,宋哲宗诏令抄录一批医药书目交与当时回国的高丽使者李资义,其中有《古今录验方》、《张仲景方》、《深师方》、《黄帝针经》、《黄帝九虚经》、《陈延之小品方》、《陶隐居效验方》、《名医别录》、《桐君药录》、《黄帝太素》等在中国已经散佚的大批书籍,在高丽却尚存有许多善本,说明中国医书传入朝鲜之多之广。公元1101年5月,高丽使臣回国,徽宗赐予《神医普救方》。11世纪中叶,高丽刊刻了许多中国医书,如《黄帝八十一难经》、《川玉集》、《伤寒论》、《本草括要》、《小儿巢氏病源》(即《诸病源候论》小儿部分)、《肘后方》、《疑狱集》等书。由于不断学习汲取,朝鲜医家还对中医中药学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与钻研,如金礼蒙等自1443年底起,对15世纪以前的150多种中国医籍与文献进行研究,从中辑录各医家的论述及方剂,用中文分类汇编,于1445年编成大型中医学丛书《医方类聚》。公元1611年,朝鲜医家许浚从中医医籍内选摘多种病证的病因、证候、治法、方剂、药物、经络、针灸等内容,用中文分类汇编成《东医宝鉴》,这是两部影响重大的中医文献巨著。

  二是送医。公元1074年11月,扬州医助教马世安等8人受命赴高丽。1078年高丽文帝60岁,病中风,宋派王舜封率医疗团赴高丽,重要成员有翰林医官邢恺、朱道能、沈绅、邵化等。1103年6月,宋徽宗应高丽之请求,派遣医官牟介等赴高丽,设学馆于兴盛宫,充当医生与教授。至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王朝再一次派遣翰林医官杨崇立、杜舜华、董成湘、陈宗仁等人去高丽分科教授医术长达3年,有力地推动了高丽医药与临床的发展。

  三是送药。送药是比较频繁的,每次往来都有相互赠送,但最大规模的、最有价值的一次是1079年,朝廷代表团赴高丽带去100多种药材,还有牛黄、朱砂、麝香等珍贵名药等。

  朝鲜分裂后,韩国医学得到长足的发展,融入自的研究成果,但仍未脱离中医理论的基本架构。

  从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中医药比较完整地、系统地传入,而且产生影响最深的是日本与朝鲜,虽然在日本称传统医学为“汉方医学”、“东洋医学”,韩国称“韩医”、“四象医学”等,但它们的理论体系均为中医学,这是历史事实。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医美容学的贡献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浅议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特点
    中晚期肺癌的中医组方探讨
    中医药为主治疗白癜风38例
    超声对中医药治疗不孕证疗效监测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中医药治疗
    论肺结核中医辨证施治
    关于中医治病之特点的探析
    60例心力衰竭便秘的中医护理
    浅谈中医护理与老年养生保健
    浅谈中医学多媒体教学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病因病机探微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