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仲景方中芍药考证 |
|
民卫生出版社,2004:849.
5 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806,2847.
6 黄璐琦,王 敏,格小光,等.赤、白芍药的划分与地域分布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04.
7 唐·王 焘.外台秘要.卷2,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2.
8 宋·卢多逊,李昉等撰,尚志钧辑校.开宝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5.
9 宋·王怀隐撰.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3039.
10 王筠默,王恒芬.神农本草经校证[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0.
11 刘宋·许叔微撰.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伤寒发微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1.
12 清·汪 昂.本草备要[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88.
13 元·王好古撰.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1.
14 明·缪希雍著,郑金生校.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284.
15 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 [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5.
16 宋·雷 斅撰,施仲安校注.雷公炮炙论[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
17 龚千锋.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5.
18 叶成炳,王明杰主编.伤寒明理论阐释[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28.
19 清·周 岩.本草思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6.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简述 妇人规 安胎之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花药园记 简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