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清代痧症医籍系统考

书》的内容。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上海玉海楼铅印丛书《注穴痧症验方等四种》,其中《注穴痧症验方》即为胡本《痧症全书》,而所附《华佗危急漫痧方》即《痧症指微》,《吊脚痧症方》即徐缄(子默)之《吊脚痧方论》,所附《觉因道人七十二痧治诸症急救良方》即《急救异痧奇方》。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管斯骏(秋初)编次《经验百种时疫急痧方法》(简称《经验急痧方法》)。书分三卷,卷上多抄自王凯《痧症全书》理论部分,卷中为《急救异痧奇方》,卷下来自《痧症指微》。

  宣统三年(1911年),《痧症要诀》始与《惊风三十八症童人图》、《急救经验良方》(即《急救异痧奇方》)合刊,总称《痧惊合璧》。

  结 论

  综上所述,清代前期,痧症医籍少而精,中期及其以后的若干年,痧症文献多而滥。中后期虽然亦间见原创作品如《温证羊毛论》、《痧疫论》、《痧症传信方》、《吊脚痧方论》等等,但其余多半是新瓶装老酒,重拾先前五大痧症医籍的牙慧。这样的炒冷饭之作对付旧疫病还算凑合,可是在新瘟疫面前却显得愈来愈力不从心,从而使得社会上对痧症文献的期望值不断降低,以至于清末痧症医籍一落千丈,很少再有新作问世。

【参考文献】
    1 赵海仙.兴化实济局霍乱麻痧辨证[O].不分卷.清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兴化四圣观刻本.4.

  2 纪征瀚,郑金生.试论中国古代的“痧”[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19~22.

  3 郭志邃.痧胀玉衡.续叙[O].清康熙间刻本.1.

  4 王学权.重庆堂随笔[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3.

  5 孙 玘.痧证汇要.何序[O].清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张承恩堂刻本.1.

  6 薛清录主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398.

  7 纪征瀚.《痧症全书》及其主要传本[J].中华医史杂志,2008,38(3):170~175.

  8 (原题)钱 松著.痧胀名考[O].不分卷.1985年据中国医学科学院

图书馆藏清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金华重刊本抄本.

  9 盛朝扬.痧胀玉衡摘要.序[O].清道光前木活字本.

  10 陈 氏.治痧症穴法要诀.序[O].清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木活字本.1.

  11 郭志邃撰.高杲增著.治痧全编.自序[O].清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慈余堂活字本.2.

  12 胡凤昌.痧症度针.弁言[O].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石印本.1.

  13 徐元芳.痧症仙方.序[O].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油印本.2.

  14 郭 鏸.晰微补化全书.全书引[O].清咸丰十年庚申(1860年)刻本.1.

  15 严 振,赵 毅,金卫东.论《一指定禅》对推拿治痧的探索[J].按摩与导引,2002,17(1):4.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清代以前本草文献沿革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