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p16基因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 |
|
2.2 银屑病患者甲基化位点 基因甲基化与不同疾病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某基因在该病患者群体中发生甲基化的频率,该基因上发生甲基化的碱基位点的数量和特征与疾病更加密切相关。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频度与转录的抑制程度有关,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某一基因的表达量与该基因甲基化的位点和频度有关,而并不取决于该病群体的甲基化率[10]。p16INK4a作为一种重要的抗凋亡基因,参与了银屑病皮损的形成[11]。有研究发现,皮损处p16INK4a基因甲基化的银屑病患者启动子区约一半CpG发生甲基化,均出现于启动子区特定的CpG位点。可见,银屑病患者皮损处p16INK4a基因启动子只有部分CpG发生甲基化,而并非完全甲基化,可能与该病皮损反复发作、部分可自然消退的特征有关。
3 银屑病患者存在杂合性缺失
李红文等[12]选用位于9p2l区域p16基因上游D9S17l和位于外显子1α和外显子1β之间的D9S1604两个微卫星位点,对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分析,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是否存在9p21区域的杂合性缺失,从分子水平探讨p16基因微卫星杂合性缺失与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D9S1604LOH频率明显高于非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表明银屑病主要病理改变之一的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与p16基因存在微卫星LOH可能有关,而与银屑病不同类型间的病理差异无关。Zachos[13]等在银屑病患者中观察到了多个含有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基因的染色体上高频发生的LOH。
综上所述,p16基因与银屑病发病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存在基因组普遍低甲基化(如癌基因),总甲基化状态低于正常,而局部区域存在过度甲基化(如抑癌基因)。因此,与总的DNA甲基化状态相比,某些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在细胞增殖调控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14]。p16基因的甲基化以及LOH在银屑病患者中均存在异常,表明这可能涉及到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可能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Herman JG,Graff JR,Myohanen S,et a1.Methylationspecific PCR:a novel PCR assay formethylation status 0f CpG island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3:98219826
2 Song SH,Jong HS,Choi HH,et a1.Methylation of specific CpG site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coul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 p16( INK4a) expression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Int J Cancer,2000,87:236240
3 Piio C,Pistorello M,Moscon A,et a1.Inactivation of the P16tumor suppressor gene in adrenocortical tumors.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erinology & Metabolism,1999,84:27762779
4 高 慧,王 琦,王柏秋,等.非小细胞肺癌6号染色体长臂的基因扫描分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2,19:1416
5 季 江,崔盘根,陈 敏,等.斑块状银屑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的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论生物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论解脲支原体感染致男性不育症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