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阐明非肾上腺非胆碱能阻抑神经及其介质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免方法,测定了哮喘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及生长抑素的含量。结果 哮喘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明显降低,而P物质及生长抑素明显升高。结论 提示神经多肽与哮喘发作有关。
【关键词】 神经多肽;哮喘
Change on neuropolypeptide in asthma patients
TIAN Liu.Chongqing Fire Department Hospital,Chongqing 400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NANC and its mediators in the mechanism of asthma.Methods VIP,SP and SS in the asthma patients and contrast group were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Results The VIP of asthma patients were lower,but the SP and S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ast group.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neuropolypeptides are related with onset of asthma.
[Key words] neuropolypeptides;asthma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然而,近年来非肾上腺非胆碱能阻抑神经(NANC)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作为NANC介质的神经多肽如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生长抑素(SS)对肺功能及气道的调节作用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也为哮喘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概念,并为哮喘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为了进一步阐明神经多肽与哮喘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浆神经多肽含量的变化,并就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VIP、SP及SS放免药盒(由协和医院提供),抑肽酶(上海制药厂生产),低温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生产),γ-记数仪(FT-613型)。本实验所用生化试剂均为分析纯品。
1.2 一般资料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0~51岁。健康对照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2~54岁。
1.3 标本的选取 哮喘者分别于发作期和缓解期从前臂静脉取血5 ml,置入预冷的试管中(含3% EDTA及抑肽酶2 000 KIU)4 ℃ 3 000 rpm离心15 min,取血浆,置-40 ℃贮存待测;健康对照者亦取静脉血5 ml,处理方法同哮喘者。
1.4 测定方法 上述血浆标本采用丙酮法提取后,采用放免方法测定VIP、SP及SS的含量。
1.5 统计学处理 将所测得各数据输入计算机,各组间显著性采用t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哮喘者血浆VIP、SP及SS含量较健康对照者有明显变化。其结果提示哮喘者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VIP含量均低于健康者,而SP则高于健康者。SS在发作期高于健康者。而且哮喘者发作期与缓解期VIP和SP含量亦有显著性差异。SS则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近年来,非肾上腺非胆碱能阻抑神经被认为是调节气道的“第三系统”,其作用机制与肾上腺及胆碱能系统不同[1]。NANC系统中的介质分为两类。一类是舒张性介质[2]:如VIP。它具有强大的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及肺血管作用。可抑制支气管腺体分泌,抑制抗原抗体引起的肥大细胞的介质释放,降低气道高敏性。亦有学者认为VIP可防止肺损伤,可改善通气/血流比值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细胞表面的VIP受体,影响细胞内CAMP水平。另一类是收缩性介质[3]:如SP。它对呼吸生理的作用与VIP相反,具有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增加介质的释放和增强气道高敏反应,促进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