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浅议灸法对免疫调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nbsp;张彤等[10]将青少年面瘫患者64例分为重灸翳风穴治疗组33例和常规针刺对照组3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灸治1个月后,机体T淋巴细胞CD3及T辅助细胞CD4明显上升,CD4/CD8比值明显改善,表明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的疗效可能与CD3、CD4、CD4/CD8的比值升高有关。孙宁等[11]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病例36例,选取双侧神门、双侧太冲、右侧冲阳穴位一次发泡,4周后结果显示,总有效率75%,有效病例均在48h内起效,提示天灸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有很好的近期疗效,部分患者还可以改善睡眠节律。

  其他疾病 叶玲等[12]以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82例,药物组作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9%,对照组为80.1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隔药饼灸为主能改善血黏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具有较好疗效,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减少复发有关。喻志冲等[13]将6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灸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灸疗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提示灸疗可以调节、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由上可见,灸法具有双向的、温和的、良性积极的调节作用,对某些疾病疗效确切,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在临床上的不足之处:一是临床应用范围较窄,病种有限;二是灸法作用于腧穴位置不明,即便教科书中论及腧穴时,绝大多数穴位只是写明可灸,少数穴位禁灸,部分穴位则莫衷一是;三是关于艾灸的灸时、灸量、灸温、灸质等影响艾灸作用效果的众多因素不明确;四是灸法往往配合其他疗法,如针刺、推拿等一并使用,作为单独治疗手段的不多。其原因关键在于对灸法的认识仅停留于临床应用,对其具体作用机制不甚明了,临床作用机制不明,故很难恰当、正确地发挥其治疗作用,限制了灸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采用现代针灸学、免疫学和多学科方法及技术,加强灸法的作用机制研究,明确其作用机理,是灸法保持特色,并发扬光大的必经之路。

  灸法对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

  Fukazawa Y[14]艾灸小鼠足三里和肾俞,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以观察其对体液免疫的调节机制,分析表明,连续灸刺激导致穴位局部皮肤淋巴结IgG生成细胞增加,从而使血清IgG水平上升。陈礼勤等[15]通过天灸疗法配合玉屏风散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病程明显缩短,检测血清中IgG、IgA、IgM及补体C3含量均有提高。方向明[16]探讨雀啄灸(肺俞、大椎、定喘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RCD及IgG、IgE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前RBC-IF、IgG、IgE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其中IgG、IgE接近正常水平。

  红细胞免疫系统是1981年Siegel等提出的概念[17],它使人们认识到红细胞不仅具有携带运输氧气的作用,还可像白细胞一样具有多种免疫功能。靳聪妮等[18、25]将以熟地、山药、山茱萸等为主

方的药物制成药饼置于健康人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施灸。结果发现,隔药饼灸后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灸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抑制因子变化不明显,说明隔药饼灸能使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有利于机体正常状态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并可加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机体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田岳凤等[21]用同样方法观察隔药饼灸对机体红细胞抗免疫黏附活性的影响,发现隔药灸后RBC-C3b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IC花环率有下降趋势,提示隔药饼灸能改变红细胞免疫调控状态,增强机体红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黄迪君等[19]观察麦粒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发现造模后实验动物Caspase-3表达增强(P<0.01),经艾灸后足跖肿胀度降低(P<0.01),Caspase-3较模型组增加(P<0.01)。提示艾灸可能通过促进局部组织炎性细胞的凋亡,抑制局部组织的增生,以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水肿等症状。王松等[20]观察艾灸疗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于造模后6周艾灸后三里(相当于人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血海四穴,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议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特点
    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
    浅议 脉经 一书性质
    浅议天麻 赤箭 徐长卿 鬼督邮名实考
    浅议咽唾养生术
    浅议 三家医话 成书缘由
    浅议吴鞠通治疗危重病八法
    浅议金元四大家对郁证的认识与治法
    浅议 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 初诊处方的用
    浅议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浅议 咳嗽 中医病机的新认识与中医治疗
    浅议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浅议黄体剥除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