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 2004年报告本市居民急性肝炎347例,比2003年上升19.24%。急性肝炎病人男、女性别比为1.80∶1,年龄集中在40~55岁人群中,职业以工人、干部职员及离退人员为主,占67.72%。2004年报告外来人员肝炎70例,与2003年病例数持平。 2.4 细菌性痢疾 2004年全区报告本市居民细菌性痢疾127例,比2003年下降35.43%。男、女性别比1.31∶1,职业以学生、工人及离退人员为主,占61.42%。2004年报告外来人员细菌性痢疾39例,比2003年下降10.26%。
2.5 肺结核 2004年报告本市居民肺结核病人287例,比2003年下降14.84%,男、女性别比2.68∶1;职业以工人、离退人员为主,占47.04%。2004年报告外来人员肺结核184例,比2003年下降15.98%。
3 2005年全区主要传染病疫情趋势初步预测
3.1 霍乱 2004年霍乱疫情虽处于低水平,0139仍属霍乱主要流行菌,本区属城乡结合部,若能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做好饮食、饮水卫生,2005年如无新流行菌株传入,本区霍乱疫情将仍维持在近2年低水平。
3.2 急性病情性肝炎 经过多年来对肝炎的大力防治和免疫预防手段的应用,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乙型肝炎成为发病的主要型别肝炎。但考虑到人群甲型肝炎抗体水平不高,市民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2005年应加强防范食源性甲、戊肝炎的爆发,预计2005年病毒性肝炎仍以乙肝为主,应加强对乙型肝炎防治与研究。
3.3 细菌性痢疾 福氏和宋内氏仍是主要流行菌株。2005年应开展市民卫生宣教工作,尤其在集体单位更应加大力度,2005年痢疾疫情仍维持在低水平。
3.4 性传播疾病 2004年本区性传播疾病仍呈上升势态,淋病发病较去年略降1.36%,但梅毒明显上升,较2003年上升58.12%。目前性传播疾病已影响传染病总疫情的趋势,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上海,估计2005年性传播疾病仍将高居首位。
3.5 肺结核 2004年肺结核发病较2003年有所下降,有望2005年肺结核病例继续保持2004年的低水平。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