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分析 |
|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救治4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现将体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总计46例,其中男性12例(占26.1%),女性34例(占73.9%)。发病年龄为16~62岁,以18~30岁年龄组最高,达32例(占69.6%)。 1.2 临床表现 依照有机磷农药中毒分级标准:轻度15例(占32.6%),中度13例(占28.3%),重度18例(占39.1%),其中重度中毒死亡6例,死亡率为13.0%。 1.3 毒物种类 甲胺磷20例(占43.5%),乐果15例(占32.6%),对硫磷6例(占13.0%),混合中毒5例(占10.9%)。 1.4 服药后入院时间 36例口服中毒者于服药后10-20h内送入,平均3.5h,10例皮肤及呼吸道中毒8~24h送入,平均14.5h。 1.5 洗胃、清洗 口服中毒立即给予及时彻底洗胃,严重者保留胃管12~24h,反复灌洗,洗胃彻底的标准是:要求洗胃液和灌洗液颜色基本一致,无农药味。皮肤吸收的彻底清洗皮肤。 1.6 应用解毒剂 见下表 1.7 导泻 50%硫酸镁灌入。 1.8 综合治疗 补液、抗感染,脱水利尿,纠正酸中毒,少数病例曾用过升压药,呼吸兴奋剂,抗心律失常药物。 1.9 治疗结果 46例,治愈40例(占87.0%),死亡6例(占13.0%)。死于呼吸衰竭4例,脑水肿脑疝2例。 2 分析 2.1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中毒,病情急重,病情变化快,诊断及处理不当病死率高。快速彻底洗胃是抢救成功的主要环节。洗胃时应注意下列四方面:(1)插入胃管后,应先抽尽胃内容物,再进行洗胃。(2)一般多采用碳酸氢钠洗胃(敌百虫除外)或温盐水洗胃,但对农药中毒原因不明者最好采用微温水先胃。(3)洗胃的温度及灌入量:温度多在28℃~36℃,灌入量清醒时每次500m1,昏迷时每次300ml。(4)一般左侧卧位,并按摩胃区,以利于洗净“盲区”。 2.2 正确掌握阿托品使用剂量及方法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阿托品的应用要根据病人的实际,在应用中严密观察.依病情变化而灵活应用。有的病人发病早,中毒症状还未反应出来,就诊时为轻度,而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加重。由于个体差异有的虽然中毒症状重,对阿托品效果较好。因此,在阿托品化后还应继续严密观察,随病人的症状调整剂量。阿托品化的指征:(1)口唇、皮肤干燥,面色潮红;(2)瞳孔较前散大,而不在缩小;(3)肺部罗音减少或消失;(4)意识[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青少年精神卫生与预防医学 下一个医学论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附30例报告
|
|
|
|
|
|
|